天津开发区是如何突破新的发展战略?
当前,天津开发区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加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有新战略、新举措、新成效。那天津开发区是如何突破新的发展战略的呢?
天津开发区原有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工作机制等需要因时而变、升级换挡。开发区与中心商务区合并后,在范围上,覆盖了滨海新区主要的核心区;在载体上,集工业园区、双创特区、城市CBD于一身;在政策上,融合了自贸区、自创区的改革创新举措。新开发区的地位更重要、功能更多元、改革创新空间更大,相应实践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压力也更大,需要新战略来统一思想、聚集力量、指导行动。
总的原则是:密切结合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以及天津市、新区的战略布局,深入分析开发区的现有条件和发展潜力,寻找衔接点、扩大契合点、选准突破点。
天津开发区总的想法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沿着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的总体方向,聚焦推动产业升级、加速产城融合、建设自贸区升级版等核心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让天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政府管理充满智慧、百姓生活充满阳光。
具体来说,天津开发区新战略将实现5个突破:
一是发展定位新突破
立足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五个现代化天津”、滨海新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建设发展大局,率先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构建“产业智能化、动力内生化、发展绿色化、城市智慧化”的发展新模式,率先建成“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示范、开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二是创新驱动新突破
天津开发区利用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重点,加强科技资源聚集,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培育有利于企业内生创新发展的“沃土”。
三是产业升级新突破
天津开发区在发展思路上,天津开发区着力发展具有根植性、关联性、延展性的“源产业”,夯实主导行业的源头和根基,成为高端行业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着力发展“新制造”,推动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生态链”,增强产业资源的横向流动性、共生性,实现产业生态多样性、丰富性。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核”,使核心城市功能与高端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
金融业着力聚集央企金融板块、法人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持牌类金融主体及引导型金融主体,重点发展产融结合、大资管、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提升跨境投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强化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四是改革开放新突破
天津开发区立足打造国际水平的营商环境,在管理体制、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谋划重大改革措施。深化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双创体制机制优化等领域改革,充分释放自贸区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量。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开放水平,强化“引进来、走出去”桥头堡功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