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审计业务的基本流程都有哪些?

2021-10-27

审计业务流程中哪里容易发生风险,哪里的控制较为薄弱,哪里曾经出现过问题。熟悉业务流程是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审计程序发挥作用,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审计业务的基本流程都有哪些吧。

流程一:审计立项和审批

1.审计立项

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被审计的对象。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

①集团审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②由集团总裁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

③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流程二:审计准备

在确定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

2.研究背景资料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3.成立审计小组和确定审计时间

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审计部门应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指定审计项目负责人,并对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

4.准备初步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是说明审计目标、范围和具体进行的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记录。

5.计划审计报告的提交方式、时间和对象

6.发出审计通知书

流程三:审计调查

1.审计座谈会

2.实地考察

3.研究文件资料

4.编写初步调查说明书

流程四:分析性程序及符合性测试

1.分析性程序(比较、比率和趋势分析)

2.描述和分析内部控制设计的恰当性

3.初步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流程五:实质性测试及详细审查

实质性测试及详细检查是在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详细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

流程六: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

  1. 审计发现

审计发现应包括事实、标准及期望、原因及结果。

事实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的实际情况、相关问题。

2.审计建议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内部控制情况及相关的审计发现提出具体的、适当的审计建议,以利于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流程七:审计报告

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底稿及收集的相关证明资料进行详细的复核,并对审计人员实施的相关审计程序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

1.审计复核与监督

2.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资料,编写意见交换稿

3.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4.编制正式的审计报告

5.审核并报送审计报告

流程八:后续审计

流程九:审计评价


完成以上九个具体流程后,审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审计资料整理、装订、编号,形成内部审计档案,并由审计部负责保管。  

 

 

 

相关企业服务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