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哪些地区,区内投资环境怎么样?
在我大部分沿海城市具有明显地域界限、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的区域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技术幵发区内,国家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为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国家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如减免各种税收、放宽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等。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哪些地区,区内投资环境是怎么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开发区域。
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到1988年,国务院在沿海开放城市中首批批准了14个开发区: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闵行、虹桥、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1992—1993年,批准了第二批18个开发区:营口、长春、沈阳、哈尔滨、威海、昆山、杭州、萧山、温州、福建融侨、福建东山、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芜湖、武汉、重庆、乌鲁木齐、北京;2000—2002年,批准了第三批17个开发区:合肥、郑州、西安、长沙、成都、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西宁、呼和浩特、南宁、太原、银川、拉萨、南京、兰州。
此外,国务院还批准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投资开发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54个。
环境是竞争力、生产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为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突出“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要求,创新“全过程、专业化、一条龙”的服务手段,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乎经开形象”的服务氛围,环境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招商成果不断扩大。
一直以来,经开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围绕招商引资活动,创新落实“两真四有”理念方法,牢固树立“项目是生命,服务是天职”的工作要求,注重“一区六园”统筹协调,聚焦十大生态产业,打造“四梁八柱”工业产业体系,着力引进调结构,增动能的优质项目,为经开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做出积极贡献。
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精简项目准入手续,简化审批程序,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推进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贴心暖心。积极申报申请和落实国家省市和经开区制定出台的各项配套政策,确保每个企业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