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新形势下开展‘双招双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来说,如果只是突出经济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吸引力并不算大,关键是在产业方面要有基础、人才方面要有专业队伍、项目推进要有专业性服务。
如果‘双招双引’不能破除旧有的思维模式,不能改变固化的工作方式,就难有大的起色。“双招双引”没有完成时,招来了、引进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让招来的企业发展好、让引进的人才尽其用才是关键。当前,地区之间“双招双引”的激烈竞争,已经从拼资源、拼政策向拼环境、拼服务转变。一流的营商环境才是吸引项目、汇聚人才的最重要“法宝”。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着力打造吸引项目和人才汇聚的一流营商环境。作风的转变,靠的是机制推动。“双招双引”是大事,是难事,更是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水平和绩效的要事。
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严格考核奖惩入手,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双招双引”激励政策和考核办法,定期通报招商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签约与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启动及运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定期公示各招商主体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项目情况,充分调动起全区上下参与“双招双引”的积极性。
青岛开发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全面推进港口智慧赋能和绿色发展,力争为智慧港口、智慧码头建设提供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新样板,为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担当作为、永立潮头。
根据测算结果,2019年营商环境指数最高的前十名,分别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与众多发达南方城市经开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经开区打造营商环境的“标杆”。报告指出,青岛经开区在权重最高的软环境指数上位列全国之首,特别是在利用外资规模、投资规模、税负成本、企业数量、快递增速等多项软环境分指标中排名靠前。
从企业数量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仅次于昆山经开区、江宁经开区,位列全国第三;从企业数量增速看,青岛经开区依然保持较高速度,排名全国第九。上述报告还显示,青岛经开区的生态环境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五,空气质量、水质量等指数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