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园区加快产业园建设,有哪些实际操作?
土地资源和优质创新载体严重不足的双重困境是当前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的主要障碍。低密度园区加快产业园建设,有哪些实际操作?
低密度园区加快产业园建设,有哪些实际操作?
1、适用对象
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产业用地
已办理不动产登记产业用地
已完成处置并可继续开发建设的闲置产业用地
其他建设规划验收2年后用地
对以上要求若涉及拆除建筑物,拆除建筑物时间要在十年以上,建筑物面积不超过合法建筑面积的50%,建筑基地面积不超过宗地面积的30%;针对地块面积5万㎡以上,合法建筑面积容积率低于1.0的,可不受建筑年限和建筑比例限制。
2、扩建方式
产业园区用地在不改变不拆除已完成规划验收或产权登记建筑物用途前提下,可通过空地建设、原地改扩建、拆除重建方法或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
3、建筑面积贡献
产业园区用地容积率调整增加建筑面积的,需要贡献新增建筑面积(不含地块内无偿移交的附建式公共配套和市政交通设施)的15%,也可以按宗地基准容积率折算建设用地移交政府。对无偿移交附建部分计入奖励容积率,超过宗地面积15%部分可进行容积转移。
4、产权限制及低价优惠
产业用地容积调整提高后,相关部门将与申报主体签订产业监管协议,约定新增建筑面积不得转让和出租,特殊情况下出租比例不得超过新增建筑面积的20%。同时,新增部门自用的工业厂房及相关的辅助设施用房和无偿移交政府的建筑免缴低价,其他部分低价按照相关测算补缴地价。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发挥产业地图对产业投资的引导作用,26个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可供优质产业用地超过25平方公里,物业空间超过1400万平米。
二是强化中心城区和郊区、中央商务区和工业园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本市其他区域的联动,支持实体型企业为自身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本市合理迁移。
培育创新动能,打造“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一是加大在线新经济12个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形成产业经济新场景新动能。
落实土地要素保障,“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统筹流量”。拓宽可享受工业用地50年出让年期的项目范围,降低优质企业用地成本,地价实行底线管理。支持园区滚动收储、及时供地,做到“地等项目”“房等项目”。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下限,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0,通用类研发用地容积率不低于3.0,提高单一用途产业用地的混合用地比例。
产业园区加大投资促进支持力度,做好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是进一步简化环评审批、建筑许可、竣工验收等流程,缩短审评周期,优化营商环境。对重点招商项目引进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方面等予以优先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家、招商能人优势,加大招商引资激励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