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园区建设走什么路径,有哪些统筹方案?
我国很多产业园区还依旧在过去的发展经验和问题中交织,从长远角度来看,亟须重新调整和升级。对产业园区而言,面临更多的可能是趋势性机会,如何做好产业园区的改造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来看,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产业园区定位由“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着力打造专业化、精致化的园区。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各个产业园区需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吸引企业、聚集资金,谋取发展,以往“大而全”定位已不适应市场需要。
打造专业化、精致化的特色园区,将同类企业以及产业链条上关联密切的企业在园区聚集,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专业化企业集群,形成具有发展规模化、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等特点的产业园区是大势所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健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转型,继续做好年度评估,继续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老工业基地给予督查激励,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唐山、淄博、铜陵、韶关、自贡等城市融入重点城市群和区域重大战略,支持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全域整体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支持河北正定等 20 个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
有序建设开放合作园区。继续支持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英(大连)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中欧创新交流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新建一批对外开放合作园区,鼓励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园区建设、工矿废弃地治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推动跨区域产业转移对接、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保合作,促进跨行政区和不同类型区域衔接融合互动。支持多省交界地区合作共建跨行政区产业园区,加大对湘赣边、川渝、闽粤、粤桂等合作区建设支持力度,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支持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地区依托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支持消费集聚区建设。支持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 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改造建设一批地方特色街区、新型 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配套设施等,园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方便惠民的综合性消费平台,带动和促进特 色消费发展。
产业园区间竞争日益激烈,“拼服务”成为园区运营者间竞争的共识。未来,“服务好”将成为园区运营者竞争胜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