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业园区集群有哪些可行性?
产业园区是园区集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各种园区的经济效应已受到不少人的关注。那么,深化产业园区集群有哪些可行性?
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最终方向,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产业集群的指导下,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产业园区的发展应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根据要素进行产业对象整合和产业布局。导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融入国际高端产业链、消费链和高新技术,促进园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协调,解决园区空心化、重复化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镇化发展,塑造城市产业价值。
产业园区的优势:
1、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园区以多种不同的方法建立了非常有益于创新的环境。
2、产业园区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
3、产业园区促进了产业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
4、产业园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
5、产业园区可以集中治理污染,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
6、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7、产业园区作为宏观政策贯彻实施服务基本对象。
推进多主体协同创新的互联网“乘法”,促进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互联网化协同发展成为产业组织和创新组织变革的新方向。新型园区主要载体产业集群强化协作性组织能有效强化产业集群实力,促进产业转型优化发展。
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历程表明,网络化是各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比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形成了多元化、多主体、多层次网络布局,建立了集群网络化协作组织以促进产业集群快速高效发展。形成多主体协作网络和高度合作的模式,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我国产业集群网络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还不够完善,尚未出现产业集群网络化协作组织的全方位合作体制。产业集群各主体协作能集成自身创新资源,发挥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优势,获取更多协同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高效发展。
产业园区应加快完善对产业集群组织的制度性安排,探索建立新型产业集群网络化协作组织和“平台—族群—个人”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政府—市场—集群”的组织共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元化网络治理模式,推动产业园区内企业单一的技术创新向产学研高效协同的集群创新转型,有效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