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选择什么模式最好?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重要的手段之一,各地方为了加快发展动力,纷纷提出招商引资的新路径,可谓是缺个玉米塞个豆,拔棵萝卜栽棵葱。那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选择什么模式最好?
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搞清楚每种模式背后的逻辑,针对区域的优势,在招商模式上择优汰劣,才能增强项目落地的成功率,实现高质量招商引资。为了让大家更快地运用到招商工作中,梳理出十三种常见的招商模式,供各位招商同仁“去粗取精”。
为了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都在加紧招商引资的步伐,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创新,导致招商手段单一,同质化严重,没有与当地的发展特色相结合。政府为了实现短期经济发展的目标,通常以税收和土地优惠政策作为吸引外来资源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取得长期利益,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的服务和维护职能,运用多种行政手段,優化产业结构,构建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保驾护航。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掌握着较大的经济发展权利,因此在招商引资中常常扮演着主导和先决的角色,导致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不高,缺乏足够的活力和热情。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选择什么模式最好?
1.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地方政府应该从观念和制度出发,创新招商引资的途径,分步骤、分阶段的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规划。首先,地方政府应该立足于当地的文化或经济发展特色,完善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提高门槛,树立长远发展的意识,建立专业化的引进程序,搭建公开服务平台。
最后,改善政绩观,不能以经济发展速度和多少作为判定招商引资的主要标准,应提高对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等方面的了解和重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招商模式,引进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促进当地的综合发展。
2.改进招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招商模式的改进和优化,能够对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企业的态度,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只能,对资源配置进行适当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倡导资源节约和生态和谐的企业发展模式,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促进招商引资的可持续发展。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都占有主导性的地位,这是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招商引资模式发展现状,应当从政府职能入手,强调服务和维护功能,认清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给予企业更多的发展权利,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另外,应建立完善的招商引资考核制度,加强对招商质量、数量的评定,完善相关的评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优化投资环境。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当从理念、制度等方面提高政府的职能,创新招商引资的体系,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