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变为“引智”,如何吸引项目落地?
近年来,孵化器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孵化器出现孵化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对此,可以从改变招商引资思路等方面加以改善提升。招商引资变为“引智”,如何吸引项目落地?
招商引资应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国际产业项目交流与合作,积极与产业园区、大专院校、成熟孵化器开展交流。对于当前区域产业发展的优质企业项目,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做好落地服务。
科技创新时代,招商引资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竞争和资源争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经济的产业版图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和产业要素重构,对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而言,未来几年内比引进几个大项目更重要的是融入新经济的产业链条,成为新经济产业全球分工中价值链的一环,然后基于价值关键要素的聚集、增值、辐射等功能进行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
招商引资变为“引智”,如何吸引项目落地?
1.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园中园建设,引进国内外优秀孵化器及中介服务机构在高新区落地,弱化孵化中心的企业孵化功能,集中力量做好园中园的建设管理。另外,要加强不良企业清退,增强孵化企业流动。对申请入驻的企业和项目严格筛选,孵化过程中对成长性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场地浪费严重、考核不达标企业严格予以清退处理,集中优势资源做好重点项目的落地服务。
2.落实和推动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地,不断提升园区软环境实力。
3.借助高新区入园大型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和项目信息对接,帮助园区企业打通上下游信息沟通不畅的环境壁垒,促进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招商引资如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发挥高新区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高新区、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共同搭建园区企业投融资平台,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委托专业投资机构对项目进行筛选,针对优秀的企业和项目共同进行投资和担保,由投资机构跟踪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加深孵化服务人员与各商业银行、投资担保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的交流和学习,熟悉融资业务流程,提升服务企业融资的能力和水平。
发挥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促进产学研融合,积极推进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信息互通,建立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长效互通机制,探索“企业出题”,“院校及科研院所解题”的模式,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催化企业与科研机构的项目合作,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创新短板,加快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落地。
瞄准这一目标,一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外资招引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采取上层机构招商引资、战略合作招商、企业集团招商、龙头式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引擎招商、产业环境招商、政策创新招商等八大招商模式,更好地实现从“直接利用外资”向“引资多元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