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招商引资工作有哪些因素?
招商引资一直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旋律,一个产业园区开发的过程即是招商的过程。产业招商正呈现新的特征,一些园区招商创新模式开始陆续出现,那么,影响招商引资工作有哪些因素?
特色资源招商引资比如需要某种产业资源、政策、绿色通道等等。如果园区掌握一种或集中资源,就可以用这种资源当作与企业谈判的筹码。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产业链招商法适用于招引各类企业,对于招引“专精特新”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专精特新”聚焦核心业务,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的能力,对园区补链、强链的环节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龙头项目提供关键配套。所以,园区招商立足本地产业链基础与发展方向,根据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针对性招商。
政策是所有企业在衡量落地点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园区高大上的政策门槛并不适用于自身,这类政策有力与引进大项目,但也很容易将规模不大的企业排除在外,使需要帮扶的中小企业难以达到政策标准,所以,园区要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专业化、职业化的园区队伍尚未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但另一方面园区缺乏人事的考核任免权,无法按需求组建合适的园区队伍,更有甚者把调配到园区当成流放,严重影响队伍素质。
市场化招商引资渠道未充分利用,园区项目信息来源渠道普遍不广,园区坐商、等商的现象比较普遍,主动拓展第三方市场化招商渠道招引的项目的数量极为有限,项目渠道狭窄已成为招商工作的瓶颈。
协作招商平台缺失。由于体制问题,园区招商工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状态,缺少资源统筹、信息分享、利益共得的协作招商引资平台,造成部分招商信息资源浪费。同时,招商共享机制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科研创新成果未能与资本、要素资源充分对接,影响了产业化的实现。
考核评估体系单一,现行的目标考核侧重于规模与总量,并不十分注重引进项目落地后的效益。在考核指挥棒的指引下,园区往往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及发展目标,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及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直接影响了招商引资环境。
投资硬环境不够完善,软实力需要提升。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许多园区土地准备、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配套建设大幅滞后于招商进程,导致很多项目特别是欧美外资项目往往更加青睐设施较好的其他地区。部分园区现有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趋于饱和,进一步发展空间有限。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相关部门帮助企业破解审批难题、消除落户障碍的作用发挥不够。个别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办事效率不够高,影响了招商引资进程,削减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要落实好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基于园区发展战略的大平台、大项目、大机构的协同招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本土大企业的新项目落地需加大扶持,项目用地、融资保障力度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