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该何去何从?
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默默无闻地干完几年,十几年,甚至到退休。有的人挺喜欢审计工作的,虽然有压力,但也稳定。有的人倒也不喜欢审计工作,也谈不上反感,反正是到哪里都是混口挣工资。也有一些人,对审计工作挺有想法,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发展的结果并不如自己所愿。相关审计人员该何去何从?
开展审计工作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确保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审计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搞“蜻蜓点水”式调研,而是围绕审计方案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切实可行建议。
无论是安于现状的审计人员,还是有想法、有理想的审计人员,在做过许多年审计工作之后必须考虑转型。这里的转型,是广义的转型,不单单指工作性质的变化。
1.思想上转型。成年人一旦形成了思维习惯和固有的思想认知,就很难打破。还有,审计人员忙于日常工作,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所以思想上的转型意味着去思考审计到底是什么?审计与自己的关系是什么?审计与组织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做好审计工作?
2.模式上转型。这里所说的模式有多种形式,如成长模式、发展模型、沟通模式、学习模式等等。就像独有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竞争力之一一样,审计人员要寻找适合自己,尤其是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模式上的转型就是要打破旧模式,或改造旧模式,或寻找新模式。
3.岗位上转型。岗位上的转型分两种,一种离开审计岗位,从事自己更喜欢、更擅长的工作岗位;另一种是换一家企业,从事更高职级的审计岗位,如从审计主管到审计负责人。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一旦位置转变了,审计人员的潜能也会得到释放和发挥。这个岗位不限于职场那些岗位。有的审计人员还选择自己开咨询培训公司、当兼职讲师、做媒体平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也闯出了一番天地。
4.知识上转型。现在的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更是突飞猛进。审计人员至少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理念和方法论,这样才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审计工作的成绩。在知识培养上,除了有“T”型理论,还有“π”理论,也就是知识有宽度,有深度。知识转型的基础在于知识的不断更新,转型的效果要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转型的成果要看是否持续地努力。
5.能力上转型。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审计人员要把单一的能力培养成综合性的能力,要把低层次的能力培养成高层次的能力。能力的提升不在于天赋、经验、背景等客观条件,而更多的在于主观能动性。审计人员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更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机会。
转型也相当于转换一种视角,而视角的转化,能让视野更加开阔,也意味着有更宽广的道路。转型还意味着突破,突破旧的框框,发现新的成长路径。
即使你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审计人员,只想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就行,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频率和心态,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因为审计这个行业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