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金桥出口加工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2021-11-18

  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区域,是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接下来就来看看金桥出口加工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2012年10月,金桥出口加工区更名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之后,金桥的制造逐渐向U型两端延伸,设计研发、跨国公司总部、销售中心等逐渐落户金桥。
  金桥从“金桥加工→金桥制造→金桥智造”的演变,积累了大量的产业人才。
  未来,金桥将从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移动视讯、金融科技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
  在金桥工作的科创人才、在自贸区上班的新上海人、在张江通勤的技术人才、在陆家嘴上班的白领,众多有实力的家庭都在此置业,这也让金桥成为浦东的人口主力导入区。而且和浦江板块一样,这批人目前的居住生活诉求基本都能内部解决,整个板块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金桥出口加工区以三井高科技等为代表的超精细加工企业、以夏普电子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基地也在这里正式开启了故事。
  按照建设国家一流综合保税区的思路,金桥综保区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综保区“五个中心”建设为目标,重点突出以保税研发、保税存储展示、保税检测维修等功能为主,发展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智能制造、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强区内关外产业联动,承接周边溢出产能,加强项目招商、区域协同、环境配套、智慧平台和管理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综合保税区。同时,以集约利用土地、拓展产业空间为手段,推进传统工业提质升级、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智慧功能园区;进一步优化环境,高标准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出口加工区曾谱写并见证了上海的辉煌。以“三来一补”和“两头在外”为典型特征的加工贸易,在上海外贸进出口中也曾一马当先。但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戏份”越来越足,上海外贸发展的自主性愈发提升,原有单一的出口加工功能已难以满足上海在国际舞台上合作与竞争的需要。尤其进入2010年后,以“上海制造”为代表的上海品牌的影响力不断走强,科创研发、第三方物流、高端制造等需求不断增长,出口加工区这个“庙”显然太小了。
  金桥出口加工区推动了上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据悉,目前上海关区已有5家综保区区内企业开展“四自一简”试点,即支持企业自主备案、合理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简化海关业务核准手续,商品备案由以往的3天时间、需往返2次简化为远程录入、系统自动审核备案。出口加工区集体淡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名称变化的背后,透视着企业需求升级之变,也为上海挑选和留住高附加值企业增加筹码。

相关企业服务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