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南市文化工作:花满枝头结硕果 百花竞放春满园
图为在山南市2017年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上,表演者通过舞蹈展示具有珞巴族特色的服装。本报 次珍 摄
雅砻,一方文化热土。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山南人民创造出了灿烂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
2017年以来,山南市植根文化沃土,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繁荣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事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文化强市初具雏形。
平安盛世尽欢颜
山南作为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节庆活动是山南市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7年以来,山南市以挖掘传承为依托,以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打造雅砻文化品牌为主旨,以推介山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为目标,成功举办2017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文化节由山南市与湖南省共同举办。在湖南展览期间,山南市与湖南省雨花非遗馆达成了设立山南展厅合作协议,同时借助较好的文化节平台,在湖南举办了招商旅游推介会,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58亿元。如今,雅砻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山南重要的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山南市还着力打造了包括扎囊氆氇文化节、错那仓央嘉措情歌文化旅游节、措美哲古牧人节、加查达布核桃节等在内的特色文艺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山南市文化局副书记、局长多吉说:“目前,我市各类节庆文艺活动交相辉映,‘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逐渐形成。”
在增强文化活力上,山南市注重政府引导,积极鼓励文艺创作,开展了首届雅砻文学艺术奖评选和首次山南文艺创作扶持与奖励评审工作。截至目前,出版发行了《山南当代文学丛书》《传统藏戏集锦》和《山南文艺》等书刊100万余册,挖掘打造了《黑氆氇·白氆氇》《达布家园》等文艺作品120件,启动了藏戏普查登记工作,登录34支民间藏戏队。
开发保护“二重奏”
多吉介绍说,近年来,为推动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山南市深入基层开展公共文化免费开放调研,对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免费开放绩效考核,落实了2016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4287万元和2017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860万元。还为尚未通网络的69个村配备了包含数字资源的电脑设备,为全市550个农家书屋配备了110.8万元的藏文图书资料。
与此同时,山南市还成功申报3个国家级和6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组织100余名非遗传承人参加全区藏戏、唐卡、传统工艺等培训班,4名工艺美术从事者荣获自治区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此外,山南市累计投入资金3.73亿元,基本实现全市“三馆两院一场”建设目标,还建设了12个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8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了55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文化产业大提升
2017年以来,山南市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立足藏源文化特色优势,积极争取文化产业项目,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7年以来,我们先后统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民族手工业企业。”山南市文化局副局长索朗旺堆介绍说。
山南市文化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建立了民族手工业企业库,组织乃东区泽贴尔、扎囊县虱雕等5家文化企业申报文化部和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截至目前,山南市民族手工业企业共有174家,民族手工业总产值达7000万元,从业人员达3600多人。
在加大资金扶持的同时,山南市还积极加强与内地专业公司合作,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设计、包装和品质,打造“藏源”品牌民族工艺品。
除了精心打造“藏源文化”品牌,山南市还充分利用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为文化产业产品展销搭建平台,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借助对口援藏渠道,与内地演艺公司合作,组织艺术团体到内地进行商业演出,积极探索了文艺市场化路子。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踏着转型升级发展的时代节拍,山南市正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