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焦问题、精准施策,迅速把疫情对经济影响降到最低,推动经济运行尽快步入正常轨道,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挥投资关键支撑作用
(一)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强化要素服务保障,推动重点项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抢抓施工进度,力争6月底前重点项目投资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按季度分批次集中实现129个重点项目新开工,推动3月15日前重点项目复工率达到100%,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100%开工。(市发展改革局,重点项目牵头责任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
(二)加紧谋划推进“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在条件成熟的重点片区、重点产业及社会民生等领域,年内新增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在公共卫生设施、物资保障、环保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一批建设条件成熟的补短板项目。组织预申报“十四五”规划项目,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珠澳合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谋划一批龙头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市发展改革局,重点项目牵头责任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
(三)稳定实体经济投资。进一步梳理2017年以来未履约、未开工的实体经济项目,分类推进项目尽快履约和动工。制定工作台账,压茬推进重点制造业项目建设。推进双喜智能科技园、冠宇电池等22个项目6月底前全部开工,确保崇达电子、恩捷锂电池隔膜二期等21个项目6月底前建成投产率不低于50%。加快深联电路、景旺电子等61个重点项目建设。稳定房地产投资,制订上半年300亿元规模的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抓紧出让一批商务商住用地,启动一批“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确保新开工建设不少于1.2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及人才住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二、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四)帮扶住宿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加快推进金湾华发商都、优特商业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新建统一结算系统。支持商贸服务业做大做强,探索发行消费券、惠民券等政策手段,鼓励商贸文旅企业组织开展美食节、购物节、文化旅游季等促销活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对首次纳入限额以上规模统计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给予奖励。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销售公司进行专业化营销。大力推动信息消费,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5G技术商用和终端消费,扩大4K/8K超高清视频消费,鼓励在线娱乐、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升级。研究阶段性减免海岛民生货运企业码头使用费及杂费,以及阶段性降低港务费、港口堆存费等费用。(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五)促进汽车及家电消费。研究出台政策,对在珠海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排量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助,对符合规定的车展布展企业、车展汽车销售企业,给予场地、宣传投入补助和销售奖励。简化汽车登记、二手车交易手续,优化汽车金融服务。推动家电以旧换新,支持卖场、家电制造商让利促销。(市商务局牵头)
三、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六)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保、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等工具,最大限度减少外贸实体企业疫情损失。进一步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规范和降低口岸收费。研究制定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动工投产政策措施,推进产业项目尽早落地。抓住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契机,筹备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整合各类招商资源,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推进网上招商。(市商务局牵头)
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七)加大制造业扶持力度。全力服务好重点制造业企业,逐个企业协调解决防护物资不足、资金紧张、招工用工困难、上下游供应链断裂等问题,力争到3月上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100%,产能利用率总体达到80%以上。全方位支持格力电器做强做优做大,推进格力电器横琴总部大楼、高栏港智能空调产业园和1万套人才住房等项目在6月底前动工建设。实施“小升规”奖励,确保年内新增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推动3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培育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八)促进建筑业恢复增长。对“时间过半、投资进度过半”的重点工程项目依法予以奖励,对牵头单位年度考核予以加分。各级各类财政支持建筑业发展的各类奖补资金要尽快落实,符合条件的要提前兑现。按及时返岗人数给予企业一次性复工奖励,为企业购买建筑工人意外伤害团体险(含新冠肺炎)提供适当补助。深入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派驻联络员制度,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设备材料等问题。建立建筑原材料需求信息互通机制,研究发挥国企作用,建立健全主要建筑材料统筹收储、保供体制机制,保障重大项目建筑材料供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九)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抢抓国家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窗口期,制定金融业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建立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目录清单,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及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专项信贷支持,积极争取、精准协调、抓紧落实各类资金,全力做好融资保障。协调引导银行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免其他费用成本、适当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引导保险公司对受疫情影响的出险客户优先办理保险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快赔。(市金融工作局牵头)
(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一城一策、精准施策”的原则,适时研究调整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合理优化房地产调控措施。研究通过优化预售资金管理、阶段性降低土地竞买履约保证金、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容缺办理相关施工手续等政策措施,支持房地产企业共渡难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
(十一)加大复工招工稳岗扶持力度。采取政府包车、高铁专列、补助企业自主包车等措施,抓紧帮助企业破解“返岗难”问题。鼓励企业对3月15日及3月底前复工的职工予以差异化奖励,财政予以适当补助。鼓励企业组建招工小分队,赴对口帮扶地区、省内外劳务输出地,协助企业定向跨区域招聘。全面落实稳岗补贴、企业招工补贴等政策,有条件的区要进一步提高标准。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援助活动,推行网络远程视频招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五、保障措施
(一)压紧压实稳增长主体责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不变、要求不降,抓紧将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及其他经济增长关联指标分解下达至各区各部门,逐月逐季抓好落实。健全稳增长工作机制,成立全市企业人力资源支持、金融支持、原材料供应支持三个工作专班,对企业开展精准扶持。各区(功能区)要同步成立相应专班,加大工作力度,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和服务。(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二)建立“1+7”稳增长政策体系。各单位要认真研判疫情影响,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痛点”“难点”,围绕本意见,尽快研究出台相关行业近期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形成“1+7”稳增长政策合力。相关政策措施原则上须在3月上旬出台,同时加强对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跟踪和评估。各区(功能区)要参照市的做法,建立健全稳增长政策体系。
1.《珠海市进一步促进投资增长的若干措施》(市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
2.《珠海市关于应对疫情加快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政策措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
3.《珠海市支持企业复工用工稳岗若干措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
4.《珠海市支持企业员工到岗专项政策措施》(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5.《关于金融支持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措施》(市金融工作局牵头负责)
6.《珠海市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市商务局牵头负责)
7.《珠海市应对疫情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动工投产若干措施》(市商务局牵头负责)
(三)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精准有效的财政政策。坚持统筹考虑、科学研判、多措并举、开源节流,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增债券资金、省级各类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持稳增长作用。充分评估测算增支减收对全市财力的影响,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部门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注重短周期、强刺激,对受疫情影响行业和领域,分级分类进行精准扶持。(市财政局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