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解读

2020-10-16

昨天(3月28日),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大会发布《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以下简称《创新行动》)。苏州再次提档升级亮出“营商环境政策3.0版”,努力在法治诚信、智慧政务、企业服务、资源配置、合作共赢、统筹协同等六大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用对应的46条“高配”细则,最大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倾力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塑造“4S”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为苏州高质量发展锻造最重要“筹码”。

体现三个重要转变 实现开创性革新与突破

苏州人心中有共识,优化营商环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城市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创新行动》的发布,就是苏州下定决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发展环境中,提供可持续、可信赖的“确定性”,为苏州高质量发展锻造一副最重要的“筹码”。

《创新行动》既是对中央和省委最新精神的贯彻落实,更是对当前政策举措的更新和完善。苏州通过这一重要行动,充分体现和升华了年初“开放再出发”30条政策的主旨要义,作出了许多开创性革新与突破。主要体现“三个转变”:一是突出用户思维,加快由“以审批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更多地从企业如何办好一件事、一类事出发,来集成优化政策。比如,提出要打造涉企政策“一网清”、畅通企业政府交流互动渠道等,尽最大努力精准服务市场主体需求,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企业。二是对标国际一流,加快由“稳步优化”向“追求极限”转变,对照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营商环境标准,对标先进城市经验做法,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在整个政策中,有一系列全国创举和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举措。三是坚持特色导向,加快由“同质化”竞争向“品牌化”塑造转变,创新提出“苏州最舒心”和“4S”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积极融入更多符合苏州实际的“自选动作”。比如,针对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明确了优化涉外营商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系列举措。

打造法治诚信最硬内核 提升企业家“信任指数”

《创新行动》把“法治”与“诚信”作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以不断提升在企业家心目中的“信任指数”,为各方来苏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要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报告被放在第一条。《创新行动》还聚焦中小企业重点群体,将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开展无偿法治体检,在线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普法产品,实现小微企业常态化法律服务全覆盖。面对涉外法律诉求多等问题,我市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律师服务点,探索与新加坡互设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加快推进印尼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

对于普遍关注的“阳光执法”事项,将在全国率先探索“区块链+公证”应用模式,加快实现行政执法全程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方面,持续发挥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完善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海外维权机制,更好地给知识“标价”、为创新“赋权”。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将特别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申请,提供快速审查通道。我市还将紧扣社会信用、企业征信、政务诚信三个关键,切实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真正让守信者“畅通无阻”。并依托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创新构建以征信体系为基础的小微金融融资服务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苏州经验”。

服务围着企业“转” 治理能力“升维式”突破

《创新行动》始终围绕企业需求“转”,对政府治理能力作出了“升维式”突破,持续推进“五个化”,即线上线下融合化、流程节点标准化、办事进程可视化、服务获得便利化、数据共享制度化,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苏州把“不见面审批”更向前推进一步,把梳理出来的高频事项100%达成“不见面审批”,让企业和市民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

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办理事项,将重构标准化业务流程,推动“一事一地一窗”办理,梳理形成一批“全城通办”事项清单。在今年年底前,我市审批承诺时限将比法定时限提速60%,实现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

政策发布要归集到“一张网”,解决方案要“一揽子”提供。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云将集成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的高效服务,让企业很轻松、便捷地就能找到、咨询到最新的优惠政策。

针对企业诉求,建立受理、解决、反馈、评估机制,形成及时响应“一个环”,“点对点”输出专业化服务,真正让企业办事“一目了然”。

我市还将创新建设苏州特色的“互联网+营商”中台,打造业务、数据、技术三大通道,有机衔接市场前端应用与后台业务办理,实现市场主体对办事进程可视化、可跟踪、可预期。市级政务云打包集中有效承载营商环境的各类政务应用,高标准的安全防护体系将为系统运转“保驾护航”。

挑战效率极限 给企业“飞”一般的体验

快人一步,胜人一筹。高能的政策也体现在苏州要在服务效率上对标最先进、创新上挑战最极限。《创新行动》提出,苏州将实现“高效率”的“广覆盖”,让市场主体来办事拥有“飞”一般的体验。

在办事流程上,将紧扣企业办事痛点堵点,紧扣制约企业发展的“高频事件”,大力推动权力再调整、程序再优化。在苏州自贸片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今年下半年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同步推行相关改革试点。全面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清单外一律不收费,有效降低企业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并推动政府采购招标全流程电子化,实行服务收费“不见面”,保障透明高效。

在办事时间上,聚焦企业开办、注销、纳税、通关等重点环节,全面提升服务速度。开办企业,一表申请、一窗发放、2个工作日内完成;注销业务,符合简易程序的即到即办;建设工程许可办理,实现“864”目标;不动产登记,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服务;纳税办理,年平均纳税不超过6次、时长缩短到100个小时以内。

在办事机制上,营造更加自主的市场环境,增加政策柔性,为市场主体发展给足空间。涉企监管将更包容审慎,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给予1至2年包容期,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我市还将研究制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减少环节,不用再申请额外许可。

资源配置最优保障 构建全周期创新创业服务链

《创新行动》秉持了苏州一贯的用户思维、客户导向,要求政府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优化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为企业提供完备、高效的全周期创新创业的“靶向”服务。聚焦优质项目落户,做好配套服务。持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探索土地复合利用供地政策。试行“产业定制地”供应模式,推行“以地招商”,提升产业项目落地效率。对苏州自贸片区内新设立的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我市将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令其可直接进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库。还将提升水电气报装服务专业化、便利化水平,压缩报装环节和办结时限。针对小微企业,特别推出“今天申请,明天用电”的低压用电极简报装服务。

同时,《创新行动》为人才流动“松绑”、为用人主体“减负”,为企业打造筑巢引凤的人才高地。在苏州,高层次人才可开设永久居留“直通车”,压缩工作许可证办理时限。高校毕业生将实现就业手续全流程“不见面”办理。此外,我市将全面优化企业投融资服务,为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支撑。一方面,对接中小企业,送上金融“及时雨”。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中,1个工作日内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平均信用贷款审批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实现企业接入率超过15%,小微企业首贷率超过10%。另一方面,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通过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投贷联动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服务。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让企业家成为涉企政策制定“局内人”

让企业的声音听得到、意见看得到、诉求办得到。《创新行动》用足用好备受好评的企业家月度沙龙、微信群联系、信息直报“三项制度”,精准提供定制化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及时反映行业诉求,并针对性地为市场主体提供多元服务。支持企业家成为涉企政策制定的“局内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诉说心声、发表意见,让政策制定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凡是市场准入清单以外的领域、行业、业务,各类市场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凡是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坚决取消准入限制。我市将建立外资企业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服务外企重点项目推进月等活动。推出涉企政策外文版,以国际化的语言服务展现国际范的城市形象。优化提升在苏外籍人士App服务平台功能,用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帮助外商快速融入苏州、认同苏州、爱上苏州。我市还将做优“12345”企业服务专线,为企业送上24小时“不断档”的咨询、投诉服务。对于企业在政策咨询、问题投诉等方面的诉求,我市将专门设立企业服务“专家门诊”窗口,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行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要求各地、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按照市委、市政府督查要求,认真落实营商环境“通报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承担属地责任,协力推动工作有序开展,拉好优化营商环境“协奏曲”,全力做靓营商环境的“苏州品牌”。

相关园区政策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