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科技局关于印发龙岩市科技创新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龙岩经开区科技局、经信科技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龙岩市科技创新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
龙岩市科技局关于印发龙岩市科技创新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龙岩经开区科技局、经信科技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龙岩市科技创新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龙岩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3月15日
龙岩市科技创新2017年工作总结
和2018年工作计划
一、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展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打好“三大战役”,以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抓手,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全市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创新平台基础持续向好,科技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显著增强,在全省科技创新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省县域首个省级高新区--武平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福建省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圆满举办“双创在福建”走进龙岩主题活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以优秀成绩通过考核验收。
2017年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6.1亿元,比增20%,占GDp比重1.73%;预计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60件,增长18.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2,比去年提高17.5%;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家、累计达108家,新增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2家、累计达61家,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累计达31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累计达6家,提前超额完成龙岩市“十三五” 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的目标任务。
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中心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战役”
1.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指导和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光电、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7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8项获取经费补助3539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及奖励补助5500万元,实施6个奇迈基金项目补助经费234.8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3亿元,新增产值10.5亿元。开展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政策,2017年度企业研发投入预补助1117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包,8个项目完成投资额2.1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30%。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建立我市科技服务业培育库,现有54家企业入库培育,完成2017年全市服务业发展“三比一看”竞赛培育2家的目标任务。2.实施脱贫攻坚,推动科技强农惠民。开展了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支持专项行动,选派47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长连武3个重点县29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开展科技帮扶到户,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贫困户1318人,安排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120多人次,建立7个县级科技帮扶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选派1名科技人员、2万元示范补助经费,编印发放《龙岩市脱贫攻坚战役科技帮扶到户实用技术手册》1万余份,通过科技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各县贫困户掌握种养技术,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精准帮扶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及39户贫困户,支持中堡村集镇农贸市场、光伏发电、生态养牛、绞股蓝种植加工等脱贫项目建设,协助完成10户贫困户造福工程易地搬迁、13户贫困户集中安置住房,实现7户稳定脱贫、17户脱贫。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省科技厅认定17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家法人科技特派员服务龙岩市,并补助每位省级科技特派员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组织申报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20项和星创天地建设补助1项合计350万元。3.实施生态环保攻坚,推动天蓝地绿水清。实施国家科技惠民工程,开展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制造、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科技攻关,全省首个国家科技惠民项目“九龙江北溪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示范”通过验收,组织实施了“含铜酸性污水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燃煤电站用管式湿式电除尘技术、燃煤烟气高温除尘脱硝超低排放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研究。
突出企业主体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辅导,制作高企优惠政策宣传动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库,现有198家企业入库培育。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企业形式审查表》,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细化为4大类31项审查条款,方便企业通过形式审查。2017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净增18家、总数达108家,兑现龙氟化工等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770万元,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额1.26亿元、增长15%。2.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新认定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4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2家、总数达61家。2017年全市有57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额1.96亿元、增长22.5%,1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享受加计扣除奖励253.5万元;28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省创新券补助214.9万元。3.大力培育与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认真实施我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和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其中,2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人入选福建省 “百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组织推荐15名第三批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出8名市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征集17家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
突出创新平台搭建,汇集科技创新资源
1.培育区域创新平台。支持龙岩国家级高新区、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龙岩国家级农业园、武平省级高新区和连城省级农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上杭县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2.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牵头制定出台了《龙岩市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九条措施》,重点推动市、县属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省科技厅批复,新增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总数达6家;新增4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31家。2017年,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新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兑现奖励700万元。3.搭建 “创新创业”平台。新增7家市级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4家,新增2家省级众创空间、总数达10家,推荐龙腾新创等5家省级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总数达4家。举行龙岩市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70家初创型和成长型企业参赛,其中27家企业进入省复赛,1家获得省二等奖、8家获得省优胜奖,正德光电进入国家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取得优胜奖并获得优秀企业称号。成功举办了“双创在福建”走进龙岩主题活动,引起中央和地方26家新闻媒体深入报道,充分展示了龙岩创新创业成果,提升了龙岩创客群体知名度和创新影响力,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同志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4.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展龙岩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调研,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服务。2017年5月25日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我市作为省平台的二级平台,目前可提供开放共享的仪器单位共9家、仪器设备总台套数为131台套,仪器设备主要有分析、计量、工艺实验设备、物理性能测试仪器等类别,涵盖了化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农学、力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科学、药学、生物学、色谱光谱等学科领域。
突出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示范带动,提升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水平
1.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我市技术交易市场繁荣。建立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龙岩分中心,2家单位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中合医药、望诚电子等企业以成果购买、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运用科技成果。2017年受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1项,合同交易额达6.37亿元,技术交易额达4.22亿元,为登记企业获免税优惠5000多万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实验室开展无人机视觉自主导航系统的研究项目合作获得省级科技经费115万元补助。积极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沟通联系,促使泉州装备制造所与福建钢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所与长汀县枫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福建万乘智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申报中科院STS项目,获得省级科技经费180万元补助。加大科技成果推荐申报奖项力度,全市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在全省率先出台《龙岩市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意见》,龙岩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成效突出,10家企业专利权质押授信额度1.31亿元,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135.2万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健全知识产权示范体系,武平县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龙马环卫新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龙合智能等7家企业新入选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围绕机械特色产业,实施“1+10”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创新计划,4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推动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双向转移转化,举办军民知识产权融合论坛暨项目对接交流会,市政府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军民融合产业能力建设”软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并顺利通过验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维权援助,全年开展执法行动10次,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36件,接受专利纠纷调处10件,案件同比增长均超过20%;入驻11.8海峡两岸机博会,查处假冒专利案件58件。打造龙岩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打通综合服务全链条,提升服务水平。举办远程教育培训班5期,受训3768人次,全省知识产权局长培训会议在我市举办。
突出党要管党,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纠正“四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办法和市委2号文件精神,2017年“三公”经费支出 13.25 万元,同比下降33%。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推进“两单合一”,推行全流程网上办事,2017年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按照省委“五抓五看”要求,认真履行“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一案双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面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将巡察反馈的6个方面17个问题细化为34个具体问题,研究制定整改举措121条,每一个问题均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以及整改时限。至2017年12月,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制定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制度37项。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持续打好“三大战役”,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全面对接市委常委2018年工作要点,按照“产业需求是导向,平台建设是基础,机制活力是关键,成果应用是目的”的要求,将龙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拼精神、下狠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加快赶超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发展目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0%、占GDp比重1.9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突破80家。
主要工作思路与举措:
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全面加强干部思想理论武装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学习培训、宣讲活动、新闻宣传等工作,组织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和党务骨干集中轮训等学习培训活动,带动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推动全局党员干部全面准确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真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及到龙岩考察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工作部署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上来,坚定思想信念,强化政治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真正用十九大精神来提升站位、明确思路,用十九大精神来谋划科技创新的具体项目、具体抓手,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闽西苏区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科技部门落地生要、开花结果。
抓“三大战役”推进,全面推动龙岩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科技领域项目落地。认真分析政策、研判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找准政策与科技、市场的结合点,在“365”产业和“双培育”计划重点领域策划一批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力争2018年组织实施省级以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项以上,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攻关50项以上,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5000万元以上。推进脱贫攻坚。继续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前往长连武3个重点县31个贫困乡镇开展科技扶贫、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对17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家法人科技特派员在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和监督,力争明后年全市所有乡镇及380个贫困村全覆盖。动员、遴选一批工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与服务,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向二、三产业拓展。实施科技精准帮扶到户,选派一批科技扶贫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建立一批县级科技帮扶示范基地、示范点,树立科技帮扶示范样板,培养科技脱贫致富带头人。巩固帮扶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3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推进生态环保攻坚。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好绿水翻身战、蓝天巩固战、净土保卫战、青山修复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监测及深度处理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龙岩地区稀土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研究,开发新型节耗成套畜禽标准化清洁生产养殖工艺和设备,实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为建设“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美丽龙岩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抓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以建设龙岩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抓手,全力争取国家、省支持我市全面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1.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于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策划一批“365”产业、“双培育”计划产业重点科技项目,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供给,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转型,加速追赶新一轮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智能装备制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意见,实施龙岩市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促进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构建适应龙岩经济发展的研发体系和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产业体系。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稀土新材料、生物医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和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三是拓展现代服务业。突出“互联网+”关联技术创新应用,培育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四是加强农业和民生保障。围绕“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目标,加强生态农业集约化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综合加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应用,支持对河田鸡、白鹜鸭、槐猪、山麻鸭等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种业创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2.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强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基础力量。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哈工大、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政府、企业围绕“365”产业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工程。发挥创新券作用,建立以创新服务绩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评价体系和资源共享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平台网络,推动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向社会开放服务。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政策,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全市R&D经费增长20%以上。一是持续推进一批高水平创新支撑平台。发挥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龙腾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海峡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上杭有色金属技术研究院等研究院在产业技术研发、行业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在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渐将研发平台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二是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省科技厅相关处室沟通,争取金龙稀土、天泉药业、正德光电等列入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跟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省区域产业项目等工作重点,争取攸关我市产业升级大平台、大项目列入国家、省级盘子。三是建设一批产业研发平台。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加大力度引进设立一批研发试验、技术服务、创业支撑平台和机构。重点围绕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环保装备等支柱产业,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业研究院,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力争2018年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以上。四是建设“双创”支撑平台。聚焦行业细分领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独立或合作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吸引市外优秀众创空间来龙岩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支持各地在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等创业服务机构密集区域推进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鼓励多元化主体建设运营专业化孵化器,推动孵化器向农业、文化创意等领域延伸。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3.以应用通道拓展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按照“产学研用,关键在用、检验在用”的要求,强化转化应用的目标导向,完善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以用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意见》《福建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规定》,研究制定促进以用为导向的产学研举措,调整好科研评价考核的“指挥棒”,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落实现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技术交易和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构建多层次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借助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龙岩分中心、中科院STS福建中心、“6·18”虚拟研究院等平台的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功能,打造专业化产学研服务载体,加快建立覆盖全市、服务企业的技术转移网络,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项目成果对接、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促使更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在龙岩落地。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面向中小微创新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三是深入拓展技术转移合作空间。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龙岩籍侨胞、龙岩商会等华人华侨社团、行业协会等,推动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双向交流合作,支持紫金矿业、龙净、龙工等市内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探索在境外设立科技合作联络站、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电子商务展示交易中心,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四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采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创新券补助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银行、创投、风投、保险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4.以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为重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是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围绕知识产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试点特色主题,做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制定印发示范培育工作方案。加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体系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0家。实施“1+10”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创新计划。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会商机制,抓好知识产权强市重点任务落实。二是推动专利高质量发展。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紧扣“双培育”计划,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推动企业专利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使专利结构与我市产业发展更加匹配。强化专利的评价、资助和奖励的质量导向,资助重点转向高价值专利培育,开展主导产业专利申请实务培训,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能力。三是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提升我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试点特色成效,总结专利权质押融资经验,推介典型,引导更多商业银行、担保机构推广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普及化,争取更多缺少固定资产担保的小微企业可通过专利权质押助保贷方式获得融资。2018年,力争质押授信额度突破2亿元,累计授信额度达7.5亿元。四是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发挥专利代理机构作用,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项目,拓展专利代办服务功能,方便企业和社会公众寻求知识产权服务。深入企业宣传培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项目,支持重点产业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加快专利转化运用。五是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依法全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统一、高效的市、县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围绕民生热点,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展会领域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整治力度。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规范市场执法行为。以知识产权宣传日、专利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促进专利提质增量”主题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协会成立,继续遴选一批省知识产权专员。
抓企业主体创新,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贯彻落实《龙岩市培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引领支柱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推动企业“高升强”,培育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研究制订培育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扶持办法,在市本级“365”产业、各县主导产业中选择2-3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把扶持企业创新的各类科技计划、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政策落实等有效集成起来,以持续稳定支持方式,经过几年培育,推动企业实现从面向自身发展转向引领行业发展,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一是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加大企业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关键人才,加快突破行业核心技术、研发战略目标产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提高企业家科技管理和创新能力,2018年计划举办两期培训班,3月底在北京大学举办首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三是引导企业进行集成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以加强企业研发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和创新方法培训等方式,强化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推动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国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我市国有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成为企业研发投入的龙头,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到2020年,力争培育5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劲、行业内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2.推动企业“小升高”,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壮大创新企业群。落实《关于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龙岩市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实施方案》,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大财政和项目支持力度,通过“育苗造林”式培育,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发机构,提升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与服务能力。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与升级,支持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将技术改造项目优先纳入省市科技项目、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的支持范围。三是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形成的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四是深入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升级。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突破80家。
3.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六有”为目标,通过规范引导、科技创新、项目扶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姻、专利导航等途径,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型企业评价,用好用足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动向、掌握政策内涵,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二着力孵化众创,建设泛孵化器,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通过盘活现有各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提供资金、闲置土地或空置的楼宇、厂房等资源,以多种形式承接科技孵化功能,建设孵化机构,转化科技成果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科技初创企业;另一方面打开围墙、政策整合、优惠共享,打破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空间限制,输出先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以租赁、合作、委托等形式,建设多元化、网络化、集群化、市场化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体系,为科技初创企业和创客团队提供信息、投融资、技术、创业、培训、管理、法律、市场开拓等服务,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着力平台搭建,借助创新创业大赛、“6.18”、政银担企合作会等平台,搭建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平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四是着力项目扶持,通过申报各类科技攻关和专利产业化项目,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18年力争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
抓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1263”党建工作机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支部“七步工作法”。深入开展结对共建贫困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实现党建和脱贫共赢。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与机关业务的契合点,把党的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作风建设、文明创建有机结合,加强党建统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警示教育,履行“两个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市委2号文件精神,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项目廉政承诺制度,杜绝 “请托说情”,打造风清气正的阳光科技。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作风务实,清正廉明”的科技干部队伍,为建设龙岩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龙岩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3月15日
龙岩市科技创新2017年工作总结
和2018年工作计划
一、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展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打好“三大战役”,以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抓手,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全市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创新平台基础持续向好,科技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显著增强,在全省科技创新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省县域首个省级高新区--武平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福建省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圆满举办“双创在福建”走进龙岩主题活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以优秀成绩通过考核验收。
2017年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6.1亿元,比增20%,占GDp比重1.73%;预计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60件,增长18.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2,比去年提高17.5%;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家、累计达108家,新增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2家、累计达61家,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累计达31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累计达6家,提前超额完成龙岩市“十三五” 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的目标任务。
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中心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战役”
1.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指导和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光电、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7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8项获取经费补助3539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及奖励补助5500万元,实施6个奇迈基金项目补助经费234.8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3亿元,新增产值10.5亿元。开展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政策,2017年度企业研发投入预补助1117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包,8个项目完成投资额2.1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30%。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建立我市科技服务业培育库,现有54家企业入库培育,完成2017年全市服务业发展“三比一看”竞赛培育2家的目标任务。2.实施脱贫攻坚,推动科技强农惠民。开展了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支持专项行动,选派47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长连武3个重点县29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开展科技帮扶到户,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贫困户1318人,安排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120多人次,建立7个县级科技帮扶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选派1名科技人员、2万元示范补助经费,编印发放《龙岩市脱贫攻坚战役科技帮扶到户实用技术手册》1万余份,通过科技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各县贫困户掌握种养技术,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精准帮扶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及39户贫困户,支持中堡村集镇农贸市场、光伏发电、生态养牛、绞股蓝种植加工等脱贫项目建设,协助完成10户贫困户造福工程易地搬迁、13户贫困户集中安置住房,实现7户稳定脱贫、17户脱贫。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省科技厅认定17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家法人科技特派员服务龙岩市,并补助每位省级科技特派员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组织申报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20项和星创天地建设补助1项合计350万元。3.实施生态环保攻坚,推动天蓝地绿水清。实施国家科技惠民工程,开展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制造、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科技攻关,全省首个国家科技惠民项目“九龙江北溪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示范”通过验收,组织实施了“含铜酸性污水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燃煤电站用管式湿式电除尘技术、燃煤烟气高温除尘脱硝超低排放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研究。
突出企业主体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辅导,制作高企优惠政策宣传动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库,现有198家企业入库培育。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企业形式审查表》,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细化为4大类31项审查条款,方便企业通过形式审查。2017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净增18家、总数达108家,兑现龙氟化工等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770万元,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额1.26亿元、增长15%。2.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新认定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4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2家、总数达61家。2017年全市有57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额1.96亿元、增长22.5%,1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享受加计扣除奖励253.5万元;28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省创新券补助214.9万元。3.大力培育与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认真实施我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和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其中,2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人入选福建省 “百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组织推荐15名第三批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出8名市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征集17家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
突出创新平台搭建,汇集科技创新资源
1.培育区域创新平台。支持龙岩国家级高新区、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龙岩国家级农业园、武平省级高新区和连城省级农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上杭县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2.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牵头制定出台了《龙岩市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九条措施》,重点推动市、县属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省科技厅批复,新增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总数达6家;新增4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31家。2017年,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新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兑现奖励700万元。3.搭建 “创新创业”平台。新增7家市级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4家,新增2家省级众创空间、总数达10家,推荐龙腾新创等5家省级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总数达4家。举行龙岩市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70家初创型和成长型企业参赛,其中27家企业进入省复赛,1家获得省二等奖、8家获得省优胜奖,正德光电进入国家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取得优胜奖并获得优秀企业称号。成功举办了“双创在福建”走进龙岩主题活动,引起中央和地方26家新闻媒体深入报道,充分展示了龙岩创新创业成果,提升了龙岩创客群体知名度和创新影响力,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同志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4.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展龙岩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调研,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服务。2017年5月25日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我市作为省平台的二级平台,目前可提供开放共享的仪器单位共9家、仪器设备总台套数为131台套,仪器设备主要有分析、计量、工艺实验设备、物理性能测试仪器等类别,涵盖了化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农学、力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科学、药学、生物学、色谱光谱等学科领域。
突出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示范带动,提升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水平
1.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我市技术交易市场繁荣。建立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龙岩分中心,2家单位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中合医药、望诚电子等企业以成果购买、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运用科技成果。2017年受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1项,合同交易额达6.37亿元,技术交易额达4.22亿元,为登记企业获免税优惠5000多万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实验室开展无人机视觉自主导航系统的研究项目合作获得省级科技经费115万元补助。积极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沟通联系,促使泉州装备制造所与福建钢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所与长汀县枫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福建万乘智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申报中科院STS项目,获得省级科技经费180万元补助。加大科技成果推荐申报奖项力度,全市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在全省率先出台《龙岩市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意见》,龙岩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成效突出,10家企业专利权质押授信额度1.31亿元,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135.2万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健全知识产权示范体系,武平县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龙马环卫新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龙合智能等7家企业新入选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围绕机械特色产业,实施“1+10”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创新计划,4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推动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双向转移转化,举办军民知识产权融合论坛暨项目对接交流会,市政府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军民融合产业能力建设”软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并顺利通过验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维权援助,全年开展执法行动10次,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36件,接受专利纠纷调处10件,案件同比增长均超过20%;入驻11.8海峡两岸机博会,查处假冒专利案件58件。打造龙岩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打通综合服务全链条,提升服务水平。举办远程教育培训班5期,受训3768人次,全省知识产权局长培训会议在我市举办。
突出党要管党,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纠正“四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办法和市委2号文件精神,2017年“三公”经费支出 13.25 万元,同比下降33%。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推进“两单合一”,推行全流程网上办事,2017年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按照省委“五抓五看”要求,认真履行“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一案双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面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将巡察反馈的6个方面17个问题细化为34个具体问题,研究制定整改举措121条,每一个问题均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以及整改时限。至2017年12月,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制定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制度37项。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持续打好“三大战役”,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全面对接市委常委2018年工作要点,按照“产业需求是导向,平台建设是基础,机制活力是关键,成果应用是目的”的要求,将龙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拼精神、下狠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加快赶超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发展目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0%、占GDp比重1.9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突破80家。
主要工作思路与举措:
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全面加强干部思想理论武装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学习培训、宣讲活动、新闻宣传等工作,组织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和党务骨干集中轮训等学习培训活动,带动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推动全局党员干部全面准确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真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及到龙岩考察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工作部署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上来,坚定思想信念,强化政治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真正用十九大精神来提升站位、明确思路,用十九大精神来谋划科技创新的具体项目、具体抓手,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闽西苏区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科技部门落地生要、开花结果。
抓“三大战役”推进,全面推动龙岩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科技领域项目落地。认真分析政策、研判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找准政策与科技、市场的结合点,在“365”产业和“双培育”计划重点领域策划一批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力争2018年组织实施省级以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项以上,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攻关50项以上,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5000万元以上。推进脱贫攻坚。继续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前往长连武3个重点县31个贫困乡镇开展科技扶贫、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对17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家法人科技特派员在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和监督,力争明后年全市所有乡镇及380个贫困村全覆盖。动员、遴选一批工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与服务,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向二、三产业拓展。实施科技精准帮扶到户,选派一批科技扶贫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建立一批县级科技帮扶示范基地、示范点,树立科技帮扶示范样板,培养科技脱贫致富带头人。巩固帮扶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3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推进生态环保攻坚。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好绿水翻身战、蓝天巩固战、净土保卫战、青山修复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监测及深度处理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龙岩地区稀土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研究,开发新型节耗成套畜禽标准化清洁生产养殖工艺和设备,实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为建设“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美丽龙岩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抓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以建设龙岩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抓手,全力争取国家、省支持我市全面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1.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于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策划一批“365”产业、“双培育”计划产业重点科技项目,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供给,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转型,加速追赶新一轮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智能装备制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意见,实施龙岩市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促进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构建适应龙岩经济发展的研发体系和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产业体系。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稀土新材料、生物医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和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三是拓展现代服务业。突出“互联网+”关联技术创新应用,培育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四是加强农业和民生保障。围绕“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目标,加强生态农业集约化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综合加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应用,支持对河田鸡、白鹜鸭、槐猪、山麻鸭等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种业创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2.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强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基础力量。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哈工大、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政府、企业围绕“365”产业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工程。发挥创新券作用,建立以创新服务绩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评价体系和资源共享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平台网络,推动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向社会开放服务。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政策,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全市R&D经费增长20%以上。一是持续推进一批高水平创新支撑平台。发挥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龙腾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海峡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上杭有色金属技术研究院等研究院在产业技术研发、行业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在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渐将研发平台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二是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省科技厅相关处室沟通,争取金龙稀土、天泉药业、正德光电等列入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跟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省区域产业项目等工作重点,争取攸关我市产业升级大平台、大项目列入国家、省级盘子。三是建设一批产业研发平台。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加大力度引进设立一批研发试验、技术服务、创业支撑平台和机构。重点围绕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环保装备等支柱产业,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业研究院,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力争2018年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以上。四是建设“双创”支撑平台。聚焦行业细分领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独立或合作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吸引市外优秀众创空间来龙岩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支持各地在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等创业服务机构密集区域推进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鼓励多元化主体建设运营专业化孵化器,推动孵化器向农业、文化创意等领域延伸。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3.以应用通道拓展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按照“产学研用,关键在用、检验在用”的要求,强化转化应用的目标导向,完善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以用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意见》《福建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规定》,研究制定促进以用为导向的产学研举措,调整好科研评价考核的“指挥棒”,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落实现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技术交易和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构建多层次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借助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龙岩分中心、中科院STS福建中心、“6·18”虚拟研究院等平台的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功能,打造专业化产学研服务载体,加快建立覆盖全市、服务企业的技术转移网络,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项目成果对接、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促使更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在龙岩落地。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面向中小微创新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三是深入拓展技术转移合作空间。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龙岩籍侨胞、龙岩商会等华人华侨社团、行业协会等,推动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双向交流合作,支持紫金矿业、龙净、龙工等市内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探索在境外设立科技合作联络站、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电子商务展示交易中心,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四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采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创新券补助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银行、创投、风投、保险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4.以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为重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是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围绕知识产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试点特色主题,做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制定印发示范培育工作方案。加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体系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0家。实施“1+10”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创新计划。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会商机制,抓好知识产权强市重点任务落实。二是推动专利高质量发展。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紧扣“双培育”计划,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推动企业专利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使专利结构与我市产业发展更加匹配。强化专利的评价、资助和奖励的质量导向,资助重点转向高价值专利培育,开展主导产业专利申请实务培训,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能力。三是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提升我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试点特色成效,总结专利权质押融资经验,推介典型,引导更多商业银行、担保机构推广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普及化,争取更多缺少固定资产担保的小微企业可通过专利权质押助保贷方式获得融资。2018年,力争质押授信额度突破2亿元,累计授信额度达7.5亿元。四是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发挥专利代理机构作用,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项目,拓展专利代办服务功能,方便企业和社会公众寻求知识产权服务。深入企业宣传培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项目,支持重点产业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加快专利转化运用。五是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依法全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统一、高效的市、县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围绕民生热点,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展会领域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整治力度。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规范市场执法行为。以知识产权宣传日、专利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促进专利提质增量”主题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协会成立,继续遴选一批省知识产权专员。
抓企业主体创新,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贯彻落实《龙岩市培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引领支柱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推动企业“高升强”,培育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研究制订培育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扶持办法,在市本级“365”产业、各县主导产业中选择2-3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把扶持企业创新的各类科技计划、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政策落实等有效集成起来,以持续稳定支持方式,经过几年培育,推动企业实现从面向自身发展转向引领行业发展,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一是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加大企业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关键人才,加快突破行业核心技术、研发战略目标产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提高企业家科技管理和创新能力,2018年计划举办两期培训班,3月底在北京大学举办首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三是引导企业进行集成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以加强企业研发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和创新方法培训等方式,强化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推动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国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我市国有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成为企业研发投入的龙头,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到2020年,力争培育5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劲、行业内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2.推动企业“小升高”,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壮大创新企业群。落实《关于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龙岩市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实施方案》,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大财政和项目支持力度,通过“育苗造林”式培育,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发机构,提升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与服务能力。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与升级,支持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将技术改造项目优先纳入省市科技项目、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的支持范围。三是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形成的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四是深入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升级。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突破80家。
3.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六有”为目标,通过规范引导、科技创新、项目扶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姻、专利导航等途径,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型企业评价,用好用足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动向、掌握政策内涵,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二着力孵化众创,建设泛孵化器,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通过盘活现有各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提供资金、闲置土地或空置的楼宇、厂房等资源,以多种形式承接科技孵化功能,建设孵化机构,转化科技成果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科技初创企业;另一方面打开围墙、政策整合、优惠共享,打破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空间限制,输出先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以租赁、合作、委托等形式,建设多元化、网络化、集群化、市场化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体系,为科技初创企业和创客团队提供信息、投融资、技术、创业、培训、管理、法律、市场开拓等服务,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着力平台搭建,借助创新创业大赛、“6.18”、政银担企合作会等平台,搭建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平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四是着力项目扶持,通过申报各类科技攻关和专利产业化项目,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18年力争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
抓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1263”党建工作机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支部“七步工作法”。深入开展结对共建贫困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实现党建和脱贫共赢。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与机关业务的契合点,把党的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作风建设、文明创建有机结合,加强党建统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警示教育,履行“两个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市委2号文件精神,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项目廉政承诺制度,杜绝 “请托说情”,打造风清气正的阳光科技。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作风务实,清正廉明”的科技干部队伍,为建设龙岩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