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闵行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9-04-10

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优先战略选择,也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号)和《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66号),加强区域产业联动,推进闵行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建设马桥人工智能未来小镇、紫竹走廊人工智能创新带、推进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建设,促进闵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闵行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较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经过排摸梳理,闵行区已经集聚了140多家发展人工智能的企业,产业年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企业数量和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初显优势。其中,芯片、云计算、传感器、数据服务、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基础领域,机器识别、机器学习、视频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模式识别和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和无人机、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教育/娱乐、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物流等集成应用领域都有涉及。除了intel、infosys、喜马拉雅等知名企业外,其它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凸显出了矩子科技、移康智能、图正信息、阅面科技、行动教育等一批成长型企业。此外,我区还集聚了维宏电子、柏楚电子、铼钠克数控、小船机器人等80多家智能制造、机器人等相关企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形成集聚规模和集聚效应。

较完备的产业载体布局。有闵行开发区、紫竹高新园区、临港浦江园区、莘庄工业区等3个国家级开发区及1个市级工业园区,有8个市级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和近30个市级孵化器科创园区,形成了从科技孵化、加速成长、落地中试到规模产业化的载体链。当前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于紫竹高新科技园区、临港浦江园、莘庄镇、虹桥镇、莘庄工业区以及市级四新经济创新基地或各类众创空间内,初步形成一定的集聚度。

二、主要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主要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战略规划和上海市实施意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按照闵行区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总体部署,围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紧抓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的重大机遇,发挥闵行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产业生态完善的优势,大力贯彻落实“智能上海(AI@SH)”行动,实施“智能闵行(AI@MH)”计划,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以人工智能示范应用为引领,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闵行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智能闵行(AI@MH)”计划,打造人工智能体验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引领地。着力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着力培育一批行业知名企业,着力集聚一批领军人才,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和发展体系。到2020年,闵行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渐成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集聚成效显著,具体为:

应用示范目标。推动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和应用方案,并在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力争形成15个以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25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创建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

规划布局目标。全力将闵行紫竹走廊人工智能创新带建设成为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名片,全力规划建设马桥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发展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示范园区。

创新体系目标。推动建设一批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求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业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

企业发展目标。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培育10家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产业规模超过250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效能显著提升。

到2030年,人工智能科技、产业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构建成功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生态。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一镇、一带、多载体”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空间布局。

1.“一镇”。是指马桥镇规划建设人工智能未来小镇。总占地面积10.4平方公里,包含应用核心区和产业集聚区,探索“集聚产品、集成应用、提升研发、产业集聚”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为定位,突出“人工智能+”的溢出效应,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布局若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施系列人工智能应用项目,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端专业人才高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集聚区,构建人工智能在人文生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的应用示范区。

2.“一带”。是指紫竹走廊创新带。覆盖吴泾老工业区调整区域和紫竹创新创业走廊规划区域。布局若干功能型区块:

依托区域内的重点高校(上海交大、华师大),建设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跨学科研究高地、培养顶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建设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赶超医疗机器人国际先进技术,满足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装备需求。建设哈工大人工智能军民融合研究院,解决产业发展关键、难点、共性等技术问题,从科研和产业双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上海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抢占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制高点,推动建设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依托紫竹产研院、零号湾和沧源科技园,建设若干人工智能产学研用功能型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培育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

依托重点园区(紫竹高新区、闵行开发区、马桥产业园)和重点产业区块(吴泾老工业区调整区域、闵行老工业基地),积极开展土地、厂房等资源梳理和排摸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和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3.“多载体”。是指发展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应用示范园区。通过进一步强化载体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机制环境,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市场主体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载体支撑,加快人工智能主体培育。如:临港浦江的“工业机器人”和“高端医疗机械与设备”等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多维度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莘庄工业区智能工厂示范区、大虹桥智慧城市综合应用示范区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

(二)促进创新应用

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设计、跨媒体计算、语言识别、知识中心等成果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运维、供应链管理、风险防范、商贸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智能制造能级和水平。围绕智慧闵行和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建设目标,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社区、智能城市、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

1.促进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强化人机协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无人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建设,形成智能柔性生产方式。支持企业智能装备的研发与部署,推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提升数控机床、工业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应用规模,提高智能装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典型工艺流程、生产模型、专家经验等行业知识库建设,推动深度学习技术在智能装备柔性配置、制造执行系统优化等智能分析方面的应用,提升生产过程控制、远程诊断、供应链跟踪、质量管控等环节的水平,提升生产现场的自主决策、人机协作、装备健康管理等智能化管理能力。加快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柔性制造中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智慧运营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2.促进无人系统示范应用。推动计算机视觉、先进传感、大数据、车联网、自主决策控制等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汽车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联合研发智能汽车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推动智能汽车在园区巡逻、观光游览、物流配送、区域接驳、快速公交等特定场景的示范应用推广,推动智能汽车向有条件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程度的无人驾驶应用演进。

3.促进智能安防示范应用。推动视频结构化、大范围场景视觉语义建模、复杂事件演化分析、视觉对象时空定位与搜索等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的应用。支持发挥人工智能在视频内容的特征提取、内容理解方面的优势,利用前端智能处理硬件和后端大数据超算平台的结合,打造云端一体化的智能安防平台技术体系,实现满足城市公共安全综合管理应用的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开发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等智慧安防监控产品,提供异常行为报警、特征识别、时空定位等定制服务。

4.促进智能家居示范应用。推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自动控制等技术在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开发集成设备操控、信息交互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升智能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智能产品的互联互通。推动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语音交互、智能感知、传感与运动控制等技术与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的融合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推出满足教育、娱乐、家庭服务等需求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创新电子设备。

5.促进智能医疗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利用智能影像识别、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建立医学成像系统、医学图片处理系统,构建医学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医院智能导诊、疾病辅助精准诊断、可疑病症部位自动标识、术前精准决策辅助以及手术精准操作,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6.促进公共服务示范应用。搭建商业领域数据处理、信息交互和云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决策管理、主动营销、智能客服等活动,推进精准营销、智慧商圈、智能配送等新型商贸服务,发展“无人售货商店”,促进商贸流通服务智能化转型;支持企业开发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智能推荐、搜索技术的交互式人工智能教育辅助系统,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加强智能陪护机器人、智能健康设备等在居家、社区、机构三维一体养老服务方面的运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推动建立城市环境实时监测和污染物来源及分布情况分析和预测平台,提升城市环境治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安全保障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三)聚焦优势方向

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前瞻布局和研发攻关,坚持人工智能装备、产品与核心部件、系统协同发展,积极培育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基础能力和以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为重点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提升,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

1.智能芯片及智能传感器。支持高效率、低功耗处理器研发。推动算法创新与芯片设计联合优化,开展针对垂直应用场景的专用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光电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激光雷达、力学传感器等传感器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

2.人工智能软件。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构建语音、视觉等多模态交互的通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支持围绕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智能安防、无人驾驶系统等开展开源软硬件系统、中间件、编译库等底层技术研发。加快基于云端生态体系的核心架构设计和应用系统研发推广。

3.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支持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自主决策控制等算法和新算法研发。支持多源异构大数据的表示、语义理解、语义协同、信息融合处理等算法研究。支持视觉语义建模、视觉对象时空定位与搜索等关联技术研发,以及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发。

4.智能硬件和智能机器人。大力发展智能感知、识别和交互的智能硬件产品。提升移动智能、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巡检、物流配送、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可穿戴等领域智能终端产品供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人机共融特性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推进教育娱乐、医疗康复、养老陪护、安防救援等特定应用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以机器视觉、自主决策为突破方向,积极开发焊接、装配、喷涂、搬运、检测等智能工业机器人。

5.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加快推动芯片、算法、软件和应用平台集成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教育、环境、交通、商业、医疗、公共安全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智能感知、传感与运动控制、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智能家居应用技术研发。支持3D检测、跟踪与识别等智能安防技术研发。

(四)提升创新能力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功能性平台建设,整体提升人工智能行业创新支撑能力,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研发成本,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数据开放平台、超算平台、开源开放共性技术平台,以及建设产学研用协同研发平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1.支持建设开源和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企业研发并开放深度学习工具和基础平台系统,围绕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主决策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搭建开放平台,提升行业整体创新效率。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面向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公共计算平台,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面向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开放计算资源。鼓励引导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围绕卫星遥感、气象、电力、通信、燃气等领域,构建涵盖多类型数据的开放性行业大数据训练库,形成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多场景验证环境。

2.支持建设协同创新研发平台。重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支持高校、企业申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持建立面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的检验检测平台。支持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研发和检测平台。

3.支持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搭建行业公共服务和对接交流平台,为中小企业搭建研发服务平台,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等。通过组织行业竞赛、高峰论坛、国际会议等形式,加深横、纵向产业链的交流合作与需求对接,加快集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要素。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以及行业用户联合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联盟,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创立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等。

4.鼓励研究实体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促进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实体在闵行集聚。积极参与市级、国家级、国际级重大平台和项目建设,全力提供空间载体保障、资金支持和人才服务。积极支持各类主体申报国家和本市人工智能专项。结合闵行实际,按年度启动区级人工智能应用专项和产业发展专项。

(五)推进产业集聚

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示范区、国家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势背景,大力培育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创业生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加大政策创新扶持力度,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大力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原创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及应用示范。以领军人才和高端创业团队为牵引,搭建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网络。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快推动产业集聚。

1.扶持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原创技术的研发、成果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的概念验证和成果转化服务。鼓励企业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标准和商标布局,支持企业积极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注册国际商标,鼓励企业开展专利联盟、专利运营服务。

2.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团队。支持与全球各国科学家与智库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沿着正确方向升级。引进和培养一批世界级人工智能顶尖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团队,鼓励相关高校、市场化培训机构或校企合作等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培训,加快建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支持掌握人工智能尖端技术和实践经验的领军科学家、领军企业家、优秀留学生到闵行区企业和高校院所就业或创办企业。

3.支持构建多渠道投融资服务体系。在闵行区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框架内,支持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基金,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原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担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等方式融资。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改制、挂牌或上市。

4.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和企业做强做大。面向全球吸引优秀的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孵化机构和各类投资机构,支持全球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内外高校院所优秀人才、连续创业者、创客等群体投身创新创业,推动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本区建立区域总部、创新中心、孵化基地和“双创”平台。优先将人工智能专业化孵化器纳入众创空间支持体系。对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政策,精准服务企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加快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发展,支持各园区结合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建设人工智能特色园区,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产品、技术在特色专业园区的集中示范应用,支持各类主体申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和国家人工智能众创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 建立产业协调服务机制

成立由区领导牵头的人工智能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协同推进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加强市区联动,积极与市经信委、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等市级职能部门对接,争取市级部门在闵行区建设布局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创新联盟,支持闵行区人工智能紫竹走廊创新带、各产业基地和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建设,引入市级人工智能重大产业化项目在闵行区的落地。落实专职部门和人员,加强与全市相关委办局的沟通协调,加强与各镇、各园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协同,加大对人工智能各类创新主体的服务力度,加强对闵行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与形势研判,高水平规划和指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二)建立统筹招商选资模式

进一步加强统筹招商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项目,建立重点产业化项目引进落地的统筹机制,对拟引进的人工智能项目和产能升级的项目在全区范围内统筹安排。通过体制机制优化,加速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并尽快形成产能,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实现产能升级。

(三)发布专项产业政策条款

1.鼓励人工智能项目申报市级以上应用示范。对被市相关部门认定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或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的建设主体,根据市级扶持金额给予1:1配套扶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2.鼓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各类应用场景。对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无人系统、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具有行业引领和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经专家评审通过,按项目投资额的10%-3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项目评审通过立项时拨付50%,通过验收再拨付50%。

3.鼓励人工智能研发机构聚集闵行。支持各类主体在区内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对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内资研发机构给予资助,国家级研发机构资助最高500万元,市级研发机构资助最高300万元;区级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资助。

4.鼓励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开展重大产业技术攻关。支持企业申报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经评审认定通过的,根据标准每项资助80万至100万元。

5.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和创新产品产业化。对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根据综合评审结果,按项目研发投入的10-3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按项目新增设备投资的10-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总补贴金额为研发投入补贴和新增设备投资补贴之和,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立项时拨付50%,通过验收再拨付50%。

6.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对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经市级主管部门评审认定的,根据建设费用的20%给予一次性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经区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根据建设费用的20%给予一次性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本区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服务的,每年按实际服务额度给予1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助。

7.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支持本区人工智能企业申报国家和上海市各类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对获得市级及以上财政支持的重大项目,经区级评审通过。给予市级及以上扶持金额1:1配套扶持,最高不超过300万。

8.鼓励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发展。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项目和加速项目落地集聚发展,对于落户闵行区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经评审通过,给予办公、生产经营场地租金前两年免除、第三年减按50%标准补贴,补贴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累积补贴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9.推动区内人工智能企业规模化发展。对本区人工智能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并进入闵行区规上企业库的,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1亿元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别给予20万、50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0.支持对人工智能企业“一企一策”。为引导、支持、保障区域内人工智能企业加速发展,通过各类政策体系聚焦,推行人工智能企业主体能够获得“一企一策”专项扶持。

(四)其它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不断总结人工智能的典型案例,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创新企业、重大合作项目、代表人物的宣传力度,不定期开展人工智能宣传展示,营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或组织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论坛和重大活动,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开展广泛交流,形成支持闵行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业界共识。

2.统计监测。建立并完善闵行区人工智能企业统计监测目录,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经济运行及专利相关数据分析和监测,建立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人才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技术创新进展、重大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的情况,及时研究提出推动闵行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建议,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五、附则

本政策适用于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均在本区的企事业单位(区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除外)。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本政策与本区其他各项政策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其中同一项目不得重复享受同类政策。

本政策执行过程中,如遇上级政策调整,以上级政策为准。

贯彻执行信用监督机制,在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内有存在极严重的司法及行政负面记录的企事业单位及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不予奖励或扶持。

本文件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9月30日。

具体实施细则由区经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另行制定。

相关园区政策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