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厦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19-10-30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面临改革开放新机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解放和激化科技创新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学制订《厦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战略机遇,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推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作出贡献。

一、“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厦门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我市科技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基本完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其中上市高新技术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1315.28亿元增至2015年的3315.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9%。光电、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软件、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光电产业产值从771.89亿元提高至1230亿元,成为海西光电产业发展最大、最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和辐射地;平板显示成为我市三个千亿产业链之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被评为全国半导体照明领域仅有的2家A类基地之一。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产值从259.36亿提高至922亿,厦门软件园是国家科技部首批认定的、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基地科技活动经费占基地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5.5%,在全国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评价中“成长性”排名第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从84.9亿提高至337亿元,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研制出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世界第三支、中国第一支宫颈癌疫苗,拥有基因重组药物、神经生长因子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新材料产业所拥有的钨钢硬质合金、半导体发光材料等一批产品、技术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科技产业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联电12英寸晶圆项目、天马TFT平板显示二期、三安LED产业化项目和集成电路项目、清华紫光IC设计产业园项目、日本电气硝子玻璃基板项目、润晶光电蓝宝石晶体项目、ABB工业中心项目、乾照LED蓝绿光外延片芯片和照明产业项目、开发晶超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产业项目、宸鸿穿戴式及3D触控模块产业项目等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项目相继落户并顺利开工。

(二)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全市共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试点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8家、试点企业37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15家、试点企业216家。组建了16个高水平“产学研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形成了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体系。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10家、市级47家;国家级工程中心2家、省级33家、市级72家;国家(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38家、市级124家;博士后工作站25个。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2个,全市布局建成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到77个,集中分布在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半导体与光电等11个领域。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4个),加速器2个;经认定的市级众创空间35家,其中省级5家。投入3.3亿建设了第一家面向台湾科技人才创业和技术转移的孵化基地“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厦门科技创新园、软件园三期四期、海西微电子产业园、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等科技园区相继规划并建设。成为第二批中国创新驿站试点区域,建成“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厦门)示范基地”,在全国首次推出网上在线对接交易会新模式。

(三)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

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出台了《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厦门经济特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厦门市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厦门市人民政府鼓励在厦设立科技研发机构的办法》、《关于加快建设海西人才创业港大力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厦门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打造“人才特区”2013-2020行动纲要》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面向中国科学院系统、国家级科研机构、央企的院地科技合作工程和面向全国重点理工科大学的市校科技合作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与中国科学院四个分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国内2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台湾20多个县市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两岸清华大学在厦共建“清华海峡研究院”,设立了北京化工大学厦门生物产业研究院,与国防科技大学等共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引进中船重工725所设立厦门材料院,中科院在厦设立了稀土材料研究所、赛特(厦门)薄膜技术研究院、厦门市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率先成立两岸(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LED光电集成一体化技术两岸联合研发中心”。与以色列国家农业研究开发总院(ARO)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欧两地汽车产业界在厦成立“厦门市国际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德国红点在厦门设立了中国唯一的落地活动——厦门国际设计营商周,成为国内工业设计领域顶尖的设计服务平台。涌现出一品威客网上创意产品交易、“科易网”网上技术交易等新型营销模式,“爱特咖啡”、“弘信创业工场”等创业服务品牌。

(四)科技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改革科技投入方式,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了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科技投入向贷款贴息、担保贷款、股权投入转变,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撬动银行、企业、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011-2015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共计78.32亿元,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共计53.99亿元。共立项支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10项,引导社会资金总投入约153亿元。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到位资金1.5亿元,以股权直接投入或跟投的形式支持企业发展,对20家企业的约5000万元的投资已落地。发展科技担保贷款,注资9000万元成立专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科技担保分公司,至2015年底,共有170余家企业获得15.1亿元科技担保贷款。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安排科技担保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2000万元及科技保证保险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合作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服务的风险补偿。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覆盖险种12种,采取后补贴和分类补贴的方式,减轻科技型中小企业保险负担。

(五)科技创新绩效显著提升

全社会科技投入(R&D)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由2010年的2.47%提高至2015年的3.03%;研发人员比“十一五”增加了6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4%。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3000多项,获得国家资金支持22.6亿元,是“十一五”的2.3倍。通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639亿元,新增税收近36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58666件,较“十一五”增长196.4%;专利授权量42627件,增长18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133件,是“十一五”的3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13件,是“十一五”末的3.7倍;技术合同交易额185.54亿元,是“十一五”的2.9倍。

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共引进国家“”专家90名,省“百人计划”110人,市“双百计划”640人,“海纳百川”计划1120人,创新创业团队1000余个。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118万。“十二五”期间,厦门市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人;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7项和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5项。厦门大学疫苗研究团队荣获2015年度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填补了该奖项三年的空白。

(六)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率先启动了“科技惠民计划”,积极打造食品安全梦、健康幸福梦、环境生态梦科技惠及民生三大梦。在全国率先实施医疗卫生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2项,建设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省级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个。充分发挥各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在专业领域内整合设备、科研、人才等资源,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打造特色专科,医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造福厦漳泉及周边百姓,并惠及金门同胞。麦克奥迪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纳入卫生部公立医药改革信息化建设肿瘤病理诊断中心、卫生部质控网络体系;建设“冠心病急症的远程诊断和区域协同救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厦门成为全国区域性协同医疗救治网络建设模式的典范。

厦门市思明区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同时获批的全国15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排名第一。加强防震减灾,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构建了多学科相结合、专群互补的厦门市地震监测体系,保障本区地震监测能力达1.5级。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此外,在科技强警、智慧城市、资源环境、大气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各方面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用科技成果惠及广大百姓民生。

(七)“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形势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创新版图加速重构,对国际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时期,“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发展新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从机遇看,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以及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正在建设的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同时也为我市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挑战看,各地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和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转型进入关键期。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产业发展后继乏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创新创业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科技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创新生态环境还不够完善,科研机构和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依然存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有待完善;科技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产学研用脱节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这些都是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需要重点解决的薄弱环节。

总体而言,“十三五”是我市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市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找准科技创新的定位和突破口,打造发展新动力,推动产业沿着智能制造迈向中高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海丝核心区和战略支点城市的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对台科技合作,全力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发展原则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健全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科技资源,集中力量、部署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大跨越,产业竞争力大提升。

----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攻克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突出科技创新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的关键作用。

----开放发展。借助自贸区建设契机以及对台区位环境等综合优势,通过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打破人才、技术与信息交流的壁垒,积极推动跨国技术转移,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融入国际创新链,营造全国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

----共享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技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共享服务,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人为本,科技惠民,让人民共享更多创新成果,提升厦门民众生活品质。

(三)发展目标

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线,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在基础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70%,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1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专栏2:“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1

科技进步贡献率

%

65

2

R&D投入占GDP比例

%

4

3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8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

%

70

5

技术合同成交总额

亿元

100

三、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进一步增强政策先行先试力度,推动厦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创新创业保障措施和支持措施,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抓好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组合,加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

(一)健全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

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驱动发展的强劲动力。

1.知识创新体系

充分调动在厦高校院所开展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加强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纳米及二维功能材料、宽禁带半导体、低温化学与海洋生物化学、海洋环境与海工装备等优势学科的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在厦高校院所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平台,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实力。

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重点高校、应用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加快发展新型研发组织,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支持其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

2.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作为决策、投入、组织及应用的主体作用。鼓励我市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政策性引导类计划项目,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提升研发水平、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全面提升我市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鼓励企业与国内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在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鼓励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建设任务。

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研发平台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联盟机构间在人才培养与输送、协同创新基地共建、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方面的合作,加强聚合效应,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运营水平。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探讨联盟股份制运营机制,加强创新战略联盟市场化运作。

做好研发机构与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借鉴台湾“三业四化”(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科技化与国际化、传统产业特色化)服务团模式,由政府牵头,组建包含技术研发、经营管理、金融等机构在内的“服务团”,与企业建立帮扶关系,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3.科技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和扶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根据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需求,培育扶持能为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全覆盖、全链条、全天候的科技服务机构,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市场营销与销售、人力资源等。构建服务机构联盟网络, 形成涵盖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和后续支撑的创业发展全过程服务。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培育50家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促进其服务范围辐射至海西等周边地区。

加大科技研发成果、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做好每年全市科技研发新成果、高新技术新产品的收集和统计工作,利用各种媒体、网络等多渠道帮助企业宣传推介。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三合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网络侵权行为打击力度,强化执法维权协作机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信息共享、事先介入、联合行动、优势互补”打假维权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力争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确权维权中心,完善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查处专利违法行为。

4.军民融合体系

全面推进科技、产业、人才等各领域的军民融合,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健全军民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在搭平台、聚人才、出成果等各个环节加大力度,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地方、军队、企业、社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构建军民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创新军用高新技术成果民用化机制,实现军民创新资源双向流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合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承接军工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积极参与军民通用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重点推进海洋科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新能源、智慧城市、智能装备、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合共建军民融合高技术创新中心、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园,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带动厦门产业转型升级。

5.成果转化体系

建立“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集聚资源的作用,将高校科研院所的应用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工业化开发优势相结合,建立高校科研院所适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转移机制,形成产业的创新优势;将高校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难点攻克能力,与中介机构的行业动态信息捕捉力、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能力相结合,形成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将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优势,与金融机构的资本运作经验相结合,形成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环境优势。

打通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研发阶段,支持转化应用前景明确的科技研发项目,强调前瞻性、应用性和市场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科技研发由政府投入推动向市场应用拉动转型;成果转化和市场导入阶段,选择产业化前景比较明朗的科技成果,支持开展中间试验,并将中试产品投放市场,接受市场检验;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阶段,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应用、组织协调、政策集成、政府采购等手段,以企业为主体,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利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的产业形态。

6.开放合作体系

发挥科技合作对共建 “一带一路”的先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科技创新优势,开发新产品、新资源,开拓新市场;支持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同培养科技人才,与沿线国家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等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支持与沿线国家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世界遗产保护等公益性科技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院所、世界百强企业的交流合作,推进厦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发挥厦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国家战略支点作用,加强对台科技合作,发挥两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在光电、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产业和科技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和对接,推进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建设。推动建立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市科技创新联盟,加强与兄弟城市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同质化竞争,共谋特色发展之路。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合作,提升厦门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突破我市区域的资源限制。

(二)营造全国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

建设全链条、全要素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区,加大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载体支撑

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在主要产业和新兴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以专业化众创空间为重点、新型孵化器和加速器为支撑、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的创业孵化网络。

建设新兴科技园区,“腾空间、强功能、上层次”,进一步推动专业性科技园区,如厦门生物医药港、厦门微电子育成暨产业基地、两岸集成电路自贸区产业基地、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软件园三期四期、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建设。做强做大现有5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1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力争获批新的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化基地。配套布局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科技信息、仪器共享、技术支持、成果转化、科技融资等方面服务。

拓展创新创业空间。市、区财政对创新创业空间、示范基地建设给予专项补贴,支持运营机构以低廉的价格为创业者提供基本空间保障和软硬件设施。支持国有企业或具实力的民营企业对老旧、废弃厂房等进行改造,或利用富余的拆迁安置房等社区资源,构建众创空间集聚的“梦想家园”。打造思明文创企业家和创客空间集聚区、湖里文化科技融合和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区、集美软件和大学生创业集聚区、海沧生物医药和台商聚集区、翔安微电子和台湾贸易企业集聚区、同安农民创业集聚区、火炬高新产业创业创新综合集聚区等七大特色的“三创”集聚区;建设海沧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海沧创客家园、龙山文创园、龙头山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园、集美众创综合区等特色示范基地,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创新创业承载体系。争取到2020年,厦门众创空间培育10000家以上创新型小微企业。打造创新社区,积极改善创业条件,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创新生态圈。推进创新创业与城市功能结合,营造满足创业者需求的工作、学习、生活、消费等良好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社会转型融合。

2.金融支持

积极推进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构建全过程、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持保障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构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研发-中试-产业化)以及科技企业成长全周期(初创-成长-壮大)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

构建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推进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入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试点开展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和创新能力评估工作,为科技企业对接金融资本提供保障和参考;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促进信用信息整合应用;加大基于企业信用的金融创新产品供给,将企业(企业主)的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支持的必要条件,对不诚信企业采取惩戒措施。推进科技金融载体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新增入驻一批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团队,引进和推动发展投资银行,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银政企风险共担体系,扩充风险补偿资金池,建设地方“统贷”平台和科技融资专业平台,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财政奖补政策体系,对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的,给予奖励;对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成本的,给予补助。完善企业融资补贴奖励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科技保险补贴、科技担保补贴、股份制改造补贴、融资租赁补贴等政策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构建覆盖科技金融各领域创新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积极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综合利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融资租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众筹融资等方式,不断拓展科技金融政策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3.人才引领

加强人才引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抓好引进人才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待遇落实等各个环节。继续实施“双百计划”、“海纳百川”等人才计划,面向国内外招聘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吸引一大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汇集厦门,有计划地引进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加大吸纳国内外顶尖大学硕博士毕业生的力度。

强化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工作制度,抓好培养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等工作。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继续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校企对接、订单式培养等形式,鼓励全国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为厦门输送高技能毕业生。注重以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造就一批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高知名度的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掌握人才在发挥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掌握人才项目真实落地并实现产业化的动向,用实用足用活扶持政策。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组织地帮助企业招聘人才。

4.服务保障

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建、整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以提供研究开发前沿性技术、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为主的技术研发平台,以提供检测、试验条件为主的检测实验平台,以提供科技文献、标准、情报等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以提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主的技术转移平台等,并提高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共享和运营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平台共享机制,克服“孤岛”效应,实现与国家相关大型数据库网的联接共享,大力推动各类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放大公共资源服务效用。促进重大科技设备、实验室等公共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同时加强对平台的服务成效考核,支持其不断调整和壮大。

进一步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完善技术市场激励政策。进一步修订完善鼓励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人开展技术交易服务相关政策,加大对技术交易及服务机构奖励范围和力度,促进技术要素流通与产学研合作。优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启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计划,激励我市技术转移机构与国内国际技术转移组织交流合作,推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扶持在市场中成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挥其示范作用,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技术进出口,巩固和扩大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重点国家的市场份额,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含量高或业务模式新的高端服务,推动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建设全国性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完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基地运营平台,以互联网模式和科技创新服务相结合为方向,构建全国性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推动不同地市不同部门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三)强化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作用

把握全球最新的科技、产业发展动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制定产业科技规划和产业技术路线图

充分发挥科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创新引领作用,梳理各个产业链条,明确产业技术水平及价值定位,确定其发展趋势、核心技术、技术壁垒等重点技术方向及项目,找出可提升的技术空间,可延伸的领域、可配套完善的环节,分别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的科技创新工程。

2.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

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尽快了解相关认定政策;上门服务,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完善软硬件条件,帮助准备相关申报材料;针对重点企业,采取“一对一”模式,深入企业现场指导申报工作。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支持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后备梯队的企业,有针对性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科技项目研发费用归集、高新技术产品认定、专利申报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期工作。

3.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贯彻“中国制造2025”,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制约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努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工业生产制造、研发设计、采购营销等环节信息化水平和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加大产业科技招商力度

增强产业招商的目的性、针对性。做好产业链条中龙头骨干企业招商,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的科技龙头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加大力度引进。加强产业链中缺失节点以及延伸领域的招商,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做长产业链。强化各产业的专项招商,做大产业集群。建立产业招商项目库,实施跟踪对接。进一步跟踪国际基础应用研究的动态和趋势,引进有产业前景的科技产业项目及其研究机构,为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活水。

5.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

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以“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发展重点,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融资支持等措施,推动一大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6.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制度,组建厦门市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实施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促进工程,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开展重大技术与装备引进、企业并购、技术出口的知识产权法律监督或审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应用,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

(四)深化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

改革科研管理体制、科技成果收益权和处置权、市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计划管理方式等,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行市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

1.继续推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

完善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方式。政府资金按照市场需求配置,技术创新由企业来实施,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拉动企业、银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围绕重点领域,支持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如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实验室、企业孵化器和环境建设等;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特别是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大对基础应用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的支持,重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财政投入与市场化机制结合的方式方法,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金融化”程度。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再担保、种子基金、风险投资、产业引导基金等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集聚。

2.推进科技管理机制改革

科技管理更多向制定规划、制定政策、营造环境、监督管理、跟踪服务转变。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建立全市统一的产业扶持项目申报与管理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对外政策宣传和项目受理、初审、评审、公布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项目生成、评审、筛选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应用型重大科技任务,建立项目储备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培育项目管理专业服务机构,探索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科技项目管理的专业服务机构。简化项目管理流程,规范项目立项、过程管理和验收。建立科研信用体系,完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改善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形成“制度+合同+技术”的三位一体监督评估模式,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科技评价标准和方法。

3.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改革高校、科研院所、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使用、处置管理制度。改革科技成果的定价方式和收益管理,实行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及促进成果转化作出贡献人员的股权、分红奖励,健全促进自主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或离岗创业。

4.激发科研事业单位创新机制

实行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管理、定岗定责,明确主业,建立面向产业化、市场化的研发机制。实施“研发团队企业化运行、研发目标产业化导向、服务团队聘用制管理、团队绩效市场化考核”的新机制。

(五)建立区域协同的创新创业机制

加大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实现与台湾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互补,建设两岸在创新创业资源上的双向流动机制。加强协同创新,与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建立多样化的合作关系,增进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提升研发实力。

1.构筑互动互补、共同发展的两岸科技创新新机制

鼓励和支持台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投资主体在厦创办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实验室;加强与台湾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其与我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平台,争取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团队、技术联盟等,联合开展前瞻性的科学研究,拓展更广阔的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抢占科研前沿的制高点,提升两岸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创新台湾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机制,吸引台湾人才来厦创新创业,打造“台湾人才特区”;吸纳台湾地区机构参与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使厦门成为国家对台科技合作的重要基地和桥头堡。

2.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新机制

利用自贸区政策,成立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内设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评估中心等专业机构,建立多元的投融资体系,促进两岸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聚集和融合;突破台湾对大陆的技术壁垒,引进台湾先进的技术成果来厦落地转化;提供有效的孵化机制,吸引台湾科技人员来厦创办科技企业;建立适用于两岸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推动两岸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3.强化开放共享的合作机制

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建立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实现各类技术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鼓励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协同创新格局,加强厦漳泉区域创新合作。

4.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

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加大重大创新项目的联合攻关。鼓励国内外高校院所来厦设立联合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深化院地合作和市校合作,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硕士培养项目以及培训中心。围绕厦门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面向国内外院校研发团队招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企业以委托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加强同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

(六)加强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应用

提高民生领域的科技推动作用,以先进科技成果促进基础民生建设,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1.完善民生科技发展机制

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促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提升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公共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创造更加利民便民的信息服务。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2.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应用模式,强化综合集成、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精细化程度。运用信息技术实施社会建设织网工程。推进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社区自治、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3.促进城市低碳绿色发展

鼓励建设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支持开展低碳技术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力争在节能与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固碳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成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强化技术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技术体系,促进资源再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

四、重点领域

围绕“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着眼于做强产业链,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为“五个一批”谋划更多的高科技项目,根据我市科研优势及产业基础,重点聚焦于软件信息服务、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

(一)软件信息服务

4G /5G无线接入的普及和提速,改变了网络服务的模式和业态,深刻影响信息产业的发展。努力在新型信息产品、行业应用软件与系统、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形成创新优势,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实施路径:

布局攻关产业前沿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服务、4G和5G、物联网、数据检索挖掘、VR(虚拟现实)等方面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加大行业应用软件与系统的开发应用。推动数字医疗、社会管理、智慧城市、企业管理、金融、税务、网上教育等行业应用软件与系统的产品化,强化三网融合增值业务平台建设以及政务管理平台;依托以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空间为载体的基础应用,形成以软件服务为主导的运营平台。

加快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智慧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网络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探索创新,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经济发展。推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加快发展各类专业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支持O2O服务交易、技术市场、智慧交易、文化创意设计交易等非实物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型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展。

发展移动互联服务。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在生活、娱乐、商务的应用,以及各业务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基于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的增值服务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建设。大力发展移动应用软件app的开发,集聚app研发团队和人才,打造移动应用软件产业。推动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移动支付应用服务。

发展云计算服务。支持建设云计算中心、云存储中心等公共云平台,支持企业依托厦门的公共云平台,提供信息安全、大数据分析、虚拟主机等各类云服务。

专栏:软件信息服务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可穿戴设备

支持数字手表、GPS鞋、智能眼睛等高端可穿戴设备的创新研发,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持服务的可穿戴设备产业生态圈。

项目2:公共云计算平台

推进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云计算中心、云存储中心等公共云计算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类云服务。

项目3:物流综合信息系统服务平台

开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府、物流服务企业、企业之间实时、可靠的信息交互。平台对接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对接口岸物流、电子口岸通关,促进港口、公路、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国际贸易、海关、口岸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

项目4:大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开展政务、交通、健康、金融、教育等大数据应用,推进厦门大数据产业发展。

(二)计算机与通讯设备

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推动了网络设备、服务器、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云计算存储系统、计算机整机、移动终端、平板笔记本等硬件产品设备。发展高性能路由器、无线基站、光通讯设备等网络设备,跟踪研究量子通讯等新一代通讯技术。

实施路径:

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发展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满足企业工业设计及网络机房的需求;发展三防高可靠性计算机,满足特种行业及工矿车间等的应用需求。

支持新型移动终端的开发。支持新型智能手机产品的开发;支持新型平板笔记本的开发。推动高性能高可靠性配套零部件的开发,提升笔电产品的质量。开展移动芯片、移动终端传感器、人机交互等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使智能终端制造业跃入高端化;设计与研发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电视、智能路由器等趋势性终端产品。建设完善的智能终端评测验证环境,实现智能终端软硬件的协同优化。

支持通讯设备的开发。大力支持光传输中新型关键模块、器件及塑料光纤的研究与开发;云计算数据中心40-100G高速数据传输光电芯片/光器件/光收发模块/有源光缆研发及产业化;移动互联网4G移动通讯网络光收发组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LTE基站、终端、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于物联网的光电传感器开发研制等。支持厦门企业形成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并在局部关键器件模块形成技术领先。

延伸、完善光通信产业链。吸引光通信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特别是引入台湾光通信器件自动化制造企业,提升产业规模;实现厦门光通信产业与省内微波产业链的衔接,解决微波光电子关键技术,带动相关中小企业的成长。

跟踪量子通信、LED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支持相关研究工作,为未来量子通信、LED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光通信的芯片设计能力,打造厦门光通信产业的核心优势。

专栏:计算机与通讯设备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高性能服务器开发

开发通用高性能服务器,力争在运算能力、可靠性、扩展性等重要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项目2:移动终端及关键组件开发

开发高性能高可靠光电传感器、新型触摸屏组件、摄像头组件、电源管理单元等关键组件。开发新型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终端产品。

项目3:通信核心元器件研制

攻关研制高性能高可靠的光纤接入网中的关键组件和光模块、激光驱动器芯片、限幅放大器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模数转换芯片。

(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其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地位进一步凸显。发展以集成电路、平板显示、LED照明产业为主的优势半导体微电子技术产业,加快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模组研发、终端及系统产品生产整个产业价值链。

实施路径:

加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提升芯片设计能力。以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重点支持先进工艺的器件模型及先进算法的IP库建设和EDA工具的开发,鼓励发展移动通讯、光纤通讯及高清电视的数据传输处理芯片、高质量LED的电源驱动芯片、工业应用控制芯片、音视频编解码芯片、加解密算法安全芯片等设计技术,设计开发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和较好市场前景的SoC及ASIC产品。为提供以芯片为核心的成套应用解决方案,大力发展自动控制程序编程能力,尤其是面向装备的智能控制程序等。

合作引进、消化吸收,打造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在引进28nm级先进晶圆生产线和砷化镓高速芯片及氮化镓功率芯片的特色工艺线基础上,继续支持建设砷化镓和氮化镓外延片生产线和引进更先进、有特色的晶圆生产线,重点做好生根落地计划,培育本地集成电路领域相关的微电子工艺技术研发队伍。在全面提升我市晶圆制造和特色材料外延片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同步提升我市在芯片封装测试及特色器件工艺开发能力,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提供高质量芯片和有特色器件产品。

扶持本地企业发展,挖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鼓励本地企业利用自身技术或市场渠道优势,参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产品的开发。针对厦门优势的智能终端和系统产品所需的配套元器件或部件,大力支持有关新型MEMS器件、高性能传感器、光电一体化器件等创新产品开发,提高终端或系统产品性能,提升本地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开发高可靠性及军工级电子器件,不断开拓电子元器件新品种,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

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加强芯片产品应用开发能力。针对厦门LED和平板显示的产业优势,以现有的4、6英寸兰宝石PSS衬底和同质GAN衬底的外延技术基础上,支持开发大功率倒装芯片和小间距LED芯片工艺技术,支持发展LED大功率COB集成封装、晶园级封装、集成模块化封装等封装技术,支持拓展紫外及红外LED应用开发技术;以现有的平板显示产品加工技术为基础,支持发展中大尺寸触控屏、挠式显示器件、内嵌式(in-cell)触控面板等的触控、驱动、显示一体化产品加工技术,支持跟进AMOLED面板、量子点LED显示、小间距LED及3D显示等显示屏生产技术;以现有LED灯具和照明产品为基础,支持开发智能照明技术,提升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性价比,拓展在农业、医疗、车辆、可见光通信等方面的新应用。

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积极承接台湾微电子产业的技术转移,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力支持吸引台湾的资金注入、关键核心技术转移、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输入,借力提高产业水平;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技改、增加投入,兼并、扩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创新能力的半导体企业到厦门发展,加强产业链关联度,提升产业价值链。

专栏: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先进的数字处理芯片

瞄准28nm以及先进的工艺线,设计开发和产业化生产高精度高速数模转换芯片、宽带数据传输处理芯片、工业控制处理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手机多核处理器芯片、网络安全信息处理芯片、高速存储处理芯片、记忆体芯片、DSP、FPGA等产品。

项目2:有特色的传感器芯片

瞄准新材料及特色工艺生产线,研发有特色的高频、大功率器件及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芯片,并实现产业化,包括IGBT、HMET、VCSEL、MEMS等特色器件和超高温高压、速度位移、电流电量、微尘烟雾等传感器,力争多种传感器及半导体器件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项目3:高质量大圆径新材料单晶及异质结或二维材料

瞄准大大尺寸液晶显示应用及新器件开发技术,以硅基材料为主体结合碳基等新材料,开发或引进吸收再创新相关的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碳化硅和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项目4:整机设备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和微型化集成创新

瞄准集成电路及传感器芯片应用,重点研发整机设备智能化技术,结合先进工业总线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融合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芯片和MEMS传感器芯片产品,实现整机设备的模块化、微型化和智能化。

项目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项目

重点支持以晶圆制造、高端封装、芯片检测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重要环节的工艺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条件建设,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项目6:集成电路IP库建设及设计工具开发项目

重点支持以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设计能力提升为宗旨的器件工艺模型与IP库建设和EDA工具开发,鼓励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或平台工具。

项目7:内嵌式(in-cell)触控面板

重点支持面向显示面板创新应用的触控技术开发,结合新型触控传感器及其驱动芯片应用,开发一体化集成(TDDI)的内嵌式(in-cell)触控面板,加速成果产业化与产品推广应用。

(四)生物与新医药

以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生物服务为核心,大力发展包括海洋生物、生物农业、功能食品、化妆品等日化用品、健康器材、健康服务和医药电子商务的大健康产业。发挥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诊断试剂与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和海洋生物技术。

实施路径:

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基地和平台。以生物医药港为基础,建设具有对台合作特色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台湾生技产业园、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双百人才孵化器等基地,加强园区配套建设,发展产业社区。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和强化一批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和市场交易平台,重点支持实验动物中心、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中心、生物安全III级实验室(P3)等产业急需平台的建设,支持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强化检测评价能力建设,争取获批药品、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资质。

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充分发挥厦门大学的生物医药科技优势,支持诊断试剂与疫苗国家工程中心、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加强诊断试剂与疫苗、基因药物、分子抗体等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筛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包括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抗体药物、长效性蛋白质药物、抗肿瘤药物、海洋活性药物、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功能性食品、高端化妆品等。

推动一批重点技术创新。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行业平台技术以及抗体工程、干细胞、生物治疗、组织工程等行业前沿技术。推动大数据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3D打印技术、纳米技术等在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的交叉,形成新应用。

加强科技招商与国际合作。办好2017年世界医药健康信息学大会,吸引国内外资本和技术落户厦门。支持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和产品国际注册,参加国际展览,发掘海外市场。积极争取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注册亚太培训基地落户厦门。

专栏:生物与新医药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高端医疗设备及新一代诊断试剂

以现有诊断试剂产业优势为基础,开发一批用于精准医疗的个性化诊断试剂,突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实现高端医疗器械及其诊断试剂的一体化,加快国产体外诊断试剂升级换代,打破国际寡头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垄断。

项目2:新型疫苗和抗体药物

以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技术支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技术优势的产品,重点推进宫颈癌疫苗和尖锐湿疣疫苗等新型高端疫苗的上市,储备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抗体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原料。

项目3:海洋生物医药

应用高效分离技术、发酵技术、基因工程和生物催化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具有资源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制品和海洋生物材料等。海洋生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4: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及其修饰药物制造

完成现有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促红素等优势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药物新药临床研究,实现多个储备的一类新药上市销售;开发多个具有显著技术优势的基因工程药物。

项目5: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以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骨干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建设生物工程药物专业评价、试验、孵化器,开展中试、临床前实验、临床试验和检测、实验动物综合性服务、培训教育等服务,建成贯通研发、孵化、中试及产业化等成果转化环节一站式服务与整体性解决通道。

(五)新材料

发挥“新材料技术+”对相关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加强新材料特色细分产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策划建设和产业链集群式成果转化能力示范建设。形成在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铝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稀土材料、纳米及二维功能材料、纤维材料、防火防腐涂料、生物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新材料细分产业。

实施路径:

支持前沿新材料的基础研究。支持厦大等高校院所开展纳米及二维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催化剂、生物医学材料等的基础研究,支持引进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联合组建各新材料研究院,打造新材料应用研发平台,开展石墨烯材料、富勒烯、纳米材料、二维半导体材料MX2等共性基础材料的机理研究、制造技术和应用开发。

推动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进一步推动钨钼材料及超硬合金工具的创新和产业化,鼓励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强材料产业创新研发,开发稀土材料及稀土储氢、稀土电池、稀土发光等稀土功能材料及产品。进一步推进海洋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中船七二五所厦门材料院与相关高校企业联合推进海洋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创新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鼓励开发新型纳滤膜、反渗透及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药品分离等膜材料,进一步支持膜分离技术的集成,推进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楼宇直饮水、药品生产等膜分离应用;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催化剂及光触媒、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高端显示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研发高强度碳纤维材料、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和先进纤维材料、无机陶瓷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推动相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生产;研发多功能环保型防护涂料,推进其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加快组织修复与再生生物医药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动生物材料的发展。

专栏:新材料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海水淡化膜材料及大型成套设备研制

开发生产国内领先的高效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大型成套海水淡化设备。

项目2:新型动力电池材料开发

支持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的电解液、隔离膜、电极、储氢材料等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力争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项目3:‘石墨烯+’应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按照工信部发布的工业2025技术路线图,组织厦门相关产学研用机构,联合攻克石墨烯核心制造技术、‘石墨烯+’在海洋重防腐蚀涂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导电油墨材料、LED封装材料等的应用关键技术,推进厦门石墨烯基海洋重防腐蚀涂料等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项目4:建设厦门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研发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包括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及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聚合物-无机固体废弃物的复合技术与综合利用、复合材料加工技术、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促进聚合物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

(六)智能制造

围绕“中国制造2025”,加快突破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发展以车辆、工程机械、输配电与电力电器、特种船舶、轻型飞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关键零部件等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加快航空维修产业发展,支持卫浴橱柜、运动器材等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和研发。提升厦门工业设计水平,实现产品技术与美的结合。

实施路径:

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通过生产线的优化和配置,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增强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降低成本,使装备制造业升级为智能制造业。

突破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制造瓶颈。重点发展高端(高压、高精度、高可靠性等)液压元器件的设计制造,高档数控机床及控制系统,高性能传感器、车辆电子控制系统,飞机零配件设计与制造等,从源头上打造厦门制造竞争力。

支持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研究。优先支持全数字化、模块化设计与制造集成关键技术,数控与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与试验研究,NVH分析与应用,轻量化技术,高精度加工技术,关键加工处理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虚拟制造,3D打印技术。

支持系统集成技术研究。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和部件的集成,研发生产新型高性能车辆、船舶、海工装备、轻型飞机、工业机器人、盾构机等地下空间开发装备、市政环保装备、应急救援工程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大型智能化装备。

发展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智能化高可靠的电网设备、节能环保新型电气设备,积极形成成套集成服务能力。建设厦门高压电器质量检测中心,提供绝缘试验、容量试验、温升试验等相关公共检测服务。

发展绿色制造及再制造技术。加强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和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制造业。加快发展航空维修、船舶返修、装备安装维修、汽车连锁维修、盾构及工程机械再制造等维修业。

发展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智能化高可靠的电网设备、节能环保新型电气设备,积极形成成套集成服务能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从整车、电池、电机、电控、检测到商业运营、智能充换电配套服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整车、动力电池等形成国内领先优势。

专栏:智能制造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机器人

支持机器人本体、高精度传感器、高精度伺服电机及液压动作器、智能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系统及成套集成应用等。支持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的研发生产。

项目2:新能源汽车

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石墨烯电池、燃料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车用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智能充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和整车制造等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和支持超高强度钢、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项目3:船舶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开发船舶产品数据管理与战略、智能决策系统平台;船舶CAD和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研究;精益造船模式的应用;船舶涂层新工艺研究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游艇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应用。

项目4:工程机械研发与集成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开放式工程机械研发与集成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工程机构结构件CAE应用设计中心、液压仿真设计与试验中心和工业中心等研究机构。

(七)节能环保

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坚持应用拉升,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形成拥有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推广应用能力强的节能环保产业。

实施路径:

加快环保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大气脱硫脱硝除尘装备及技术,完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焚烧处置技术、等离子焚烧技术及先进污染控制系统;开发膜法和化学吸收法等污水处理技术。

提升工业节能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快创新先进电机变频技术、海水源热泵技术、高效热交换技术、电磁加热技术,无功补偿技术等工业节能技术。开发永磁变频电机、变频风机、变频水泵、海水源热泵、节能配电变压器等节能产品,加快工厂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大力扶持工业节能服务公司和综合能效管理业务公司的发展。

提高建筑节能及建筑工业化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深化发展,加快建筑工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促进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开发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专栏:节能环保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绿色建筑材料创新与应用

开发应用轻质、高强、保温、隔热、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节能玻璃、新型节能门窗、环保型功能建筑涂料、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建筑陶瓷、低VOC装饰装修材料、新型玻璃隔热膜等。

项目2:推动静脉产业示范园建设

静脉产业园产业链应包括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分解产业, 使园区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闭合环路,并为园区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再生的原材料,以解决内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搭建起完善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桥梁。

项目3: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集中力量突破节能环保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为整个节能环保产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制定和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力组织行业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整体向前推进。

项目4:海水源热泵示范工程

在大嶝机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等近海筹建海水源热泵供热供冷工程,以项目带动厦门的海水源热泵、高效耐腐蚀热交换器、变频电机等制造和系统集成的发展。推广厦门近海工业区和小区的海水源热泵集中供热供冷改造,以及厦金海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

项目5:建设覆盖全市的水处理、中水回用示范工程

整合全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完善同安、翔安、正在开发和规划开发区的水处理系统,形成全市统一的水处理工程。

项目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围绕建筑领域节能减排、优化升级和建筑工业化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包括:建筑用能管理与节能优化技术,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技术,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检测与评价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污染监测等。

(八)文化创意

以厦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基础,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加强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设计提升,加快培育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

实施路径: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和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包括高效快速的数字内容编码压缩和传送技术、海量文化内容的存储、管理检索和深层次挖掘利用;加快超算中心、存储中心建设,创新云计算服务技术和模式;研发大型多媒体屏幕拼接技术,声光电等全息技术,实现生产高像素大型多媒体屏幕能力。推动以软件园为基地,聚焦高清、三维和虚拟现实的内容制作,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的调色、渲染和特效合成技术。

数字内容开发。开发动漫游戏产品及其开发工具,建设动漫游戏产品的测试和互动游戏平台,推广以VR为引领的数字虚拟技术,改善用户交互体验,创造动漫衍生产品。

走本土特色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厦门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承接来厦影视拍摄的剧组在厦进行后期制作。深入挖掘闽南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门类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融合,推动有文化内涵的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衍生产品,并有效接驳旅游市场,提升厦门文化创意品牌的输出能力。

建平台,促发展。搭建 “动漫游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工业设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共社交平台”等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和发展。

专栏:文化创意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依托厦大软件学院等高校,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研究攻关游戏引擎设计、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影视数字制作处理、高清三维多媒体等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项目2:数字内容编码压缩和传送

研究应用高效快速的数字内容编码压缩和传送技术,争取形成标准。

项目3:设立数字内容后期制作孵化器

支持数字内容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重点引进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境)内外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或标杆品牌,开展数字内容服务外包项目,建设数字内容后期制作人才培训基地,促进本地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九)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现代种苗业、智能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具有厦门特色的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保护收集利用。推广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研发低碳轻面源污染农业新技术。

实施路径:

发展高科技种苗业。大力支持生物育种,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示范和推广优新品种、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发展智能设施农业。加快推进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畜禽养殖、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及高效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高效种养与环境友好同步发展。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优先开展名特优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特色畜禽、果蔬、茶叶、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特色农产品功能成分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利用农业物联网的存储、传输和查询功能,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农产品追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畜禽养殖和动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建立动植物健康栽培(养殖)管理平台,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和安全用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的机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以交流合作提升产业水平。充分利用在厦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台湾和以色列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厦门地理、气候等条件,建立高效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示范基地,提升我市现代农业技术水平。

专栏:现代农业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创新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新模式

积极探索互联网+、创意+与一产、二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第六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充分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项目2:建设高效栽培示范与新优品种引繁基地

开展与台湾种苗业的合作,通过对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吸收再创新,建立设施化高效栽培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厦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水产(含观赏生物)、林业(含花卉、芳香植物、药食同源保健植物)、果蔬等三大类优良种苗引繁,使厦门成为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项目3:建设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系统

建立农业新品种育繁、种苗研发及相关技术研发(可降解育苗容器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人工种子技术、微生物菌肥在育苗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植物育苗生根促进剂技术、太空种子繁育技术)公共平台,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示范带动农村青年创新创业。

项目4: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工程

按照“合理规划、有序发展、保护生态、群众受益、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批有特色、上档次、成规模的休闲农业(含都市型设施园艺)、林业和渔业示范点;发展乡村主题休闲农业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休闲渔业旅游等休闲观光农业。

项目5:建立作物健康栽培管理平台

根据现代都市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的需求,研发作物栽培管理、土壤检测、病害快速检测、诊断、防治、化学和生物农药剂量选择、毒理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关键技术,建立作物健康栽培管理平台,由专业的“植物医生”协助农民解决作物栽培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和安全用药的原则,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的机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十)民生科技

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人口健康、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绿色建筑、资源、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为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提供科技支撑。

实施路径:

社会管理方面,重点加强社会安全预警、监控和防范;生产安全预警、监测及应急保障;食品安全溯源、检测及预警处置;健康安全检测、预警与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交通、数字医疗、数字家庭的研究和应用。开展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和养护管理技术研究。

医疗卫生方面,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百姓的身体健康。围绕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根据厦门历年健康报告所展示的重大疾病谱分布情况及重大传染性疾病,重点支持肿瘤、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等疾病诊断体系和应用,推动优势专业诊疗和研究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形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推广医疗卫生创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加快转化医学的发展和产学研合作体系建立。

专栏:民生科技领域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智能交通诱导技术创新项目

建立基于GIS的城市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及时动态交通信息,并实现智能交通指挥控制。

项目2: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

研究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技术和体系,建立预警和应急处理方案,严防MERS等新型重大传染病进入我市。

项目3:可信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企业和产品二维码标识注册申请、产品信息展示、产品追溯/防窜货/营销二维码统一接入登记展示、可信二维码检测等公共服务,实现政府管理部门、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透明与共享。

项目4: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

建立包含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生态状部、城市噪声、污染源等环境监测网络,重点开发适应本地需要的环境自动监测、应急监测、急需的常规监测以及环境应急处理技术与系统(设备)。大力支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保障措施

围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大普惠性政策落实力度;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组织领导,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与制度保障,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1.完善科技规划实施机制。切实加强对科技规划的组织领导,督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部署科技规划的实施工作,将规划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时限清楚。加大对科技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统筹力度,各区、各部门每年年底向政府有关部门书面报告本年度科技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对规划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与适时修订,保障规划制订、执行的科学性。

2.强化规划实施评估监督。不断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机制,将科技规划实施绩效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体系,为科技发展提供组织、制度、机制和环境上的保障。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提高科技规划的实施效果。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科技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加大科技投入,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政府财政应逐步增加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发展经费的需求。整合各部门的产业扶持资金,统筹建立“产业扶持资金池”,围绕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重点向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等领域加大扶持力度。

2.加强科技工作宏观统筹。建立市、区科技部门的工作会商制度,完善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工作协同方面的协商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形成各级科技部门目标聚焦、资源集聚、工作集成的联动机制;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范竞争、行业自律为导向,推动产学研整合、联合,实现协同发展。按照一个产业规划配一个政策原则,在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应用、空间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强化政策落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1.贯彻执行国家激励自主创新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认真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用担保制度和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切实贯彻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2.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对我市科技进步法规执行情况的调研和检查监督,特别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依法增长和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的高效使用,认真落实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和专利资助办法,依法查处各类专利案件。

(四)加强科技宣传,培育发展创新文化

1.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树立创新理念,发扬敢闯敢试、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精神,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注重舆论引导,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奖励力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2.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讲座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具体实践中来,夯实推动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关园区政策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