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唐山市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唐政办字〔2021〕93号,以下简称《提质升级方案》)。
一、《提质升级方案》的出台背景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发展。2020年,在疫情冲击、外部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逆势发展,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1%,总量达到1123.4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虽然我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的积极成效,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还未充分体现。为更好发挥特色产业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县域特色产业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引领县域经济走出一条“一流标准、一流质量、一流品牌、一流信誉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按照市政府领导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上批示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提质升级方案》,在广泛征集市直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审定,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
二、《提质升级方案》的总体考虑
一是坚持做好衔接。《提质升级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注重与《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唐山市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做到任务衔接、重点突出。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质升级方案》聚焦当前发展阶段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普遍面临的创新主体技术平台不足、融资渠道窄上市直接融资少、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难落地、地方区域发展产业生态不优等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实施16项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的创新驱动、招商引资等能力,优化集群产业生态,加快补齐提质升级短板,激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促进质量效益快速提升。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提质升级方案》坚持把政策穿透作为第一推动力,集成了发改、科技、工信、财政、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相关政策,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了12项支持政策。
三、《提质升级方案》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省委“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契机,按照市委“33458”工作思路,通过抓存量提升、增量扩充、生态优化,推动特色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引领县域经济走出一条“一流标准、一流质量、一流品牌、一流信誉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为开创“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设计增值、绿色低碳、金融赋能的“二十字”基本原则。
四、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的主要目标
《提质升级方案》明确,统筹考虑区位特点、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城乡规划、生态保护等因素,结合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及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下简称“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全面聚焦我市重点发展的12个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梯次推进的思路,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发展2-3个产业集群,坚持做大做强一批、优化提升一批、培育发展一批,达到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产业链上下游实现高效协同,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扎实推动全市县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3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14个;到2025年达到18个以上,其中100亿元的达到7个。
五、《提质升级方案》部署的主要任务
《提质升级方案》部署了三方面主要任务,重点抓好“存量提升、增量扩充、生态优化”。其中,抓好存量提升包括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各类创新研发平台、提升特色产业品牌质量、培育特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工业设计渗透性、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推动企业挂牌上市等;抓好增量扩充包括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大挖掘培育力度、建强专业招商队伍、创新招商引资形式等;抓好生态优化包括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推动园区能级提升、推动金融服务全覆盖、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等。
六、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的支持政策
在贯彻《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实施差异化环保政策”的基础上,吸纳我市《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支持政策(修订)》部分政策,共梳理了5个方面12项支持政策。其中,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支持集群企业科技创新、支持质量标准提升和品牌打造、支持集群企业对标交流等3个方面7项支持政策;围绕打造产业生态,提出强化土地和人才要素保障、实施差异化环保政策等2个方面5项支持政策。
七、如何抓好《提质升级方案》的贯彻落实
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关键在抓好落实。为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提质升级方案》对部署的16项重点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并强调县区政府是推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扛起责任,聚集资源,抓好落实。市级要加强对县级的指导督促,县级政府要强化属地责任担当,对标先进找差距,聚焦集群短板,全力攻关突破。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充分发挥牵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配合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坚持市县政府领导包联特色产业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建立问题会商解决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协调产业发展重要事项。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年终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全力推进目标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