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邯郸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4个发展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邯郸市新材料、新能源、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产业发展规划,现对各规划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按照省委、省政府优化产业布局统一部署,为推动全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市明确了“532”产业发展思路。新材料、新能源、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并经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的我市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快全市主导产业谋划发展的有关批示精神,根据市政府印发《关于印发邯郸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29)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邯郸市新材料、新能源、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3月7日,规划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2020年3月10日,规划经市委第11次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
二、主要内容
新材料规划:
第一部分: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定义、发展特点。
第二部分: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包括发展基础、面临形势。
第三部分: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包括发展定位、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目标:经过6-8年的努力,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突破一批新材料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新材料优势产品,形成一批特色新材料制造基地,到2020、2022、2025年产值分别达到230、380、800亿元,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复兴和产业结构迭代升级的新兴主导产业。
第四部分:发展方向和重点。包括电子信息材料、高端金属材料、陶瓷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
第五部分:重大工程。包括特色基地壮大工程、创新引领示范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质量标准提升工程、高端人才集聚工程。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要素供给、扩大开放合作、推进项目建设、健全考核机制。
新能源规划:
第一部分:产业现状与基础。包括氢能产业、储能产业、光伏光热产业。
第二部分:产业发展指导原则。包括坚持市场驱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规划统筹和协调发展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和集聚发展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和引进消化相结合。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氢能产业、储能产业、光伏光热产业的具体目标。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体系,实现储能模组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推动光伏光热产业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55亿元。到2022年,引领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国气谷”初具规模,钛酸锂储能模组生产规模显著提高,光伏光热应用示范作用明显增强,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90亿元。到2025年,争做国内氢能利用的先行者,基本建立从材料制备到系统集成全产业体系,形成总量规模、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等均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氢能、钛酸锂储能研发、生产、示范推广应用基地,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包括氢能产业的提升制氢能力、突破储运瓶颈、构建加氢网络、补齐用氢短板、引领氢能装备、打造中国气谷、建设氢能城市;储能产业的储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探索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开展分布式储能示范推广;光伏光热产业的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工程、光伏光热产业链延长工程、光热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工程等。
第五部分:重点项目和平台载体。包括氢能产业的开展大规模低成本碱性电解制氢设备的集成设计及制造技术攻关、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装备产业园;储能产业的钛酸锂电池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光伏光热产业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项目,单晶硅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等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
第六部分: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就氢能产业、储能产业、光伏光热产业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第七部分:政策措施。包括组织落实、多方联动;优化配置、政策倾斜;设立基金、招商强基;筑巢引凤、善用外智;宣传普及、扩大影响;创新模式、优化环境等。
安防应急规划:
第一部分: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包括邯郸市安防应急产业基础、区位交通优势、发展要素优势、市场需求优势等。
第二部分: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对国家和河北省安防应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细致研究,对邯郸市安防应急产业的强项、弱项、机遇、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
第三部分: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创新驱动,需求引领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总体目标。发展目标:经过5—7年左右的孵化和培育,力争到2025年,全市安防应急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应急服务能力、产品配套能力显著提高,安防应急产业体系雏形基本形成,安防应急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立足邯郸、面向中原经济区、服务河北、辐射京津冀的安防应急产业基地基本建立。其中,2020年实现产值达到50亿元,全市安防应急产业雏形初步建立,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安防应急产品服务体系;2022年实现产值85亿元,成为华北地区领先的安防应急产品服务基地;202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全市安防应急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打造成为具有国内行业影响力的安防应急产品生产基地和研发、服务基地。
第四部分:发展领域。包括监测预警方向、预防防护方向、救援处置方向、应急服务方向。
第五部分:发展路径。包括推进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骨干企业发展和培育成长性企业、促进安防应急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安防应急产品服务消费市场、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建立推进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税扶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发展生态、扩大开放合作、壮大人才队伍等。
电子信息和网络规划:
第一部分:产业趋势和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产业基础和面临挑战。
第三部分: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提出到2020年、2022年、2025年,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80、450、800亿元,到2025年,完成引进5家以上电子信息和网络领域龙头企业,集聚100家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建成3-5个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将邯郸打造具有国内行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与网络产业基地。
第四部分: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包括数字化终端设备制造、信息安全终端制造、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制造、关键电子材料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家电、大数据云计算及新兴信息服务共8个重点领域。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要素保障、扩大开放合作、创新招商方式、完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