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各类人才集聚阜阳创新创业——市人社局局长桂超
随着高铁即将开通并实现市域全覆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阜阳正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定位、新阶段给我市招才引智带来了新机遇,市人社局局长桂超表示,市人社部门将从“引、育、留”三个方面下功夫,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来阜创新创业,引导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长三角’‘高铁市’是对阜阳的新定位,新定位也将带来新任务、新使命,对人社工作重要板块之一的人事人才工作,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以说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桂超认为。
桂超分析,在机遇方面,高铁时代将推动阜阳融入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5小时生活圈”,这种“同城效应”为我市从合肥、上海等大城市引进高端急需人才提供了便利,为人才跨区域流动破除时间、地域阻碍,便于“星期天工程师”“周末专家”到阜阳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将更加频繁,人才落地将更加便捷。阜阳作为推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主动力,拥有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将是吸引人才集聚阜阳的大好机会。但相对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而言,阜阳人才流失的风险系数在不断增加,对阜阳城市品牌和人才政策含金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桂超说,市人社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主动进位,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利用好阜阳的后发优势、人口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工作,拓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合作领域,逐步实现与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协作、就业信息共享、创业项目合作,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人社公共服务系统对接和业务协同、社会保障互联互通,为建设实力阜阳贡献力量。
桂超介绍,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从“引、育、留”三个方面下功夫。“引”,不断完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人社部门将积极对接人才需求,做好“刚性”引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柔性”聚集。采取智力引进、业余兼职、人才派遣、校院企合作等柔性方式,从高铁沿线地区,引进“周末技师”“候鸟专家”等人才,帮助解决我市技术难题、服务阜阳创新创业发展。
“育”,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异地职称互认,逐步建立互认共享的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继续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开发利用,密切联系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帮带本土人才的重要作用,为人才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空间。
“留”,落实好人才公寓建设、住房资金补贴、创新创业融资支持、相关人才奖补等政策,协调解决人才引进落户、研修培训、政策兑现、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全力打造群众满意、人才满意、企业满意的人社服务。
阜阳是人力资源大市、著名的农民工大市,长期以来人口红利多释放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变为促进我市发展的优势。在桂超看来,“长三角”和“高铁市”的新机遇前,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阜阳大有可为。
目前,市人社部门已开展2020年“接您回家”活动谋划。“这将是我市第13年组织开展‘接您回家’活动,活动主题就是‘高铁通阜阳、回家奔小康’。”桂超介绍,明年将侧重接技工回家,有序引导农民工、毕业季大学生、技术工人、退役军人、科研人员、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等各类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为产业兴城、工业强市提供理念、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支撑。
面对“长三角”和“高铁市”带来的就业创业新形势,市人社部门还将从多个方面为“稳就业”提供服务。桂超说,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推动双创“一体化”升级,创新人力资源市场“飞地”管理进程,搭建长三角主要城市和阜阳地区“20分钟就业信息”平台;搭建“双联通”交流平台,拟在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建立10个左右的阜阳籍务工人员就业保障服务站,计划到2025年,在长三角阜阳籍务工人员主要就业集中地区基本实现市级就业保障服务站点全覆盖,为阜阳籍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创业、劳动维权、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服务,使便捷的高铁成为家乡联通外出务工人员的纽带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