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株洲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局委办、各直属事业单位:
《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我市茶旅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提升茶旅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株洲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8年)》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千亿茶产业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株洲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高举炎帝始祖旗帜,做好茶旅文章、做强罗宵山脉区域经济,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达到有机衔接,助推茶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市级统筹,县市实施。市级制定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统筹全市一体发展。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分工同步推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茶园基地建设。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强化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茶旅产业规划、政策、激励机制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茶业协会和促进会在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开展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全市茶叶品质,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将我市建成名符其实的湖南红茶核心产区。
龙头带动,品牌引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以点带面,促进专业分工、产业集群,加强市场拓展,全面提升株洲茶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主要目标
(一)主推“茶祖红”、“神农福”等2个区域公用品牌,将其打造成国家高知名度品牌。
(二)新建5万亩茶园。2021年建成1万亩,2022年建成2万亩,2023年上半年建成2万亩。
1.建2个母本园。在茶陵建1个300亩、炎陵建1个100亩良种茶苗种基地。
2.新建6个标准化茶园:
炎陵县神农生态茶叶有限公司0.5万亩;
茶陵县万樟园林公司2万亩,茶祖印象公司1万亩,龙灿茶叶公司0.5万亩;
醴陵均楚镇、枫林镇等茶叶公司0.5万亩;
渌口区的株洲市利达茶叶有限公司等0.5万亩。
3.建设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炎帝陵附近建设面积为1500亩炎帝神农茶旅产业园,在茶陵建设面积为1500亩茶祖印象产业园。
4.在茶陵县建设1个精制拼配包装冷藏物流园和茶叶交易中心。
(三)实现3个融合。茶产业与脱贫攻坚融合、茶叶生产与醴陵茶具(包装)融合、茶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
(四)争取“中华茶祖节”举办地落户株洲。
(五)开启3条茶旅旅游精品线路。
(六)三年以后,全市建成投产茶园面积18万亩以上,培育出加工企业2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茶叶年产量2万吨,茶旅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解决6万余名农民就业,每年新增税收5000万元。全面提升株洲茶叶规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四、行动内容
(一)举旗帜,创建茶叶品牌。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企业品牌跟进方式,促进企业集聚,构建株洲茶品牌系列。
1.高举炎帝旗帜。炎帝是人文初祖,也是中华茶祖,举“茶祖”大旗,融“湘东”特色,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国家5A级景区炎帝陵为茶旅龙头,加强与罗霄山脉及周边景区合作,做好与茶企业对接,打造炎帝茶旅产业集群,实现“炎帝脚下有好茶”,增强株洲茶旅板块的影响力和发展后劲。(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2.打造茶叶品牌。依托境内以丘陵红壤为主、位于北纬25-30度中国黄金产茶带的优势,大力实施株洲茶品牌战略,举炎帝旗帜,打神农招牌,创建2个区域公共品牌,即“茶祖红”红茶品牌和“神农福”绿茶品牌。(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支持品牌建设。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市场融资、连锁加盟等方式组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集团,做大做强品牌企业。制定完善品牌运营管理规则,支持行业组织及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品牌运营维护、行业自律、信息发布、文化创意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粮食局、茶叶协会、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4.加大品牌宣传。围绕公共品牌,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在市内主流媒体开辟专栏专题,长期宣传推广茶叶品牌;把区域内高速公路沿线、主要茶区、旅游景区、宾馆和餐饮企业等建成宣传推广株洲茶品牌的重要窗口;在相关形象及旅游宣传片中植入茶叶品牌;利用湖南电视台等省主流媒体开展茶品牌宣传推广;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各类茶叶展会,到主要目标市场投放宣传广告。(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文旅广体局、市商务粮食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二)舞龙头,升级加工精制。以清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茶叶初制、精制分工进程,形成“初制标准化、精制规模化、拼配数据化”格局。通过三年努力,着力培育新建10家初制加工企业、5家精制加工企业,重点扶持2家精深加工企业。
1.加快发展初制加工。全市新建初制加工企业10家,建成清洁化生产线20条,使初制加工企业达到40家,生产线50条以上;加大对初制加工企业新技术运用、厂房建设、设备更新的扶持力度,提升初制加工企业产能、技术和装备水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2.大力推进精制加工。着力培育一批茶叶产品精制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大规模、大批量、多品类拼配,提高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协作化水平。建立完善“跨区域、跨季节、跨品种”茶叶拼配技术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以茶祖印象公司为依托,在茶陵县着力打造集精制拼配包装冷藏于一体的茶叶加工产业园(中心),集各类名茶于一体的茶叶市场交易中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推进茶叶加工标准化。建立茶业协会、茶业促进会和龙头企业引领、多元参与、分工协作的产销联盟,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引导协会、促进会和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提升我市在全国茶叶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引导茶叶生产企业开展SC (食品生产许可证)、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3A或4A级活动,规范茶叶加工环节,提升茶叶加工品质。(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三)建基地,提升茶园水平。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形成茶旅产业良性互动。围绕茶园提质增效,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促进幼龄茶园早投产,加强投产茶园管护,积极发展绿色茶和有机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创建茶叶出口基地。把茶园建设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市民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1.提高茶园集中度。按照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以新型经营组织为主体的要求,推进茶园向优势区域集聚,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湘赣边县市,重点建设3个产区。(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1)2个重点县:炎陵县、茶陵县。
(2)8个核心区:炎陵县鹿原镇、霞阳镇、大院农场和船形乡,茶陵县云阳街道办事处、严塘镇、秩堂镇和湖口镇等8个乡镇。
(3)10个优势片:炎陵县垄溪镇,茶陵县下东镇、虎踞镇、腰潞镇,攸县峦山镇、网岭镇,醴陵市均楚镇、官庄镇、枫林镇,渌口南洲镇等10个乡镇。
2.提升茶园生产能力。加强茶园肥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管理,促进大规模幼龄茶园尽早投产。配套完善茶区水电路基础设施,推广茶园平衡施肥,生态绿色防控,机械化管护与采摘。到2023年,建成优质高效茶叶标准园10万亩;结合旅游景点、最美茶乡、茶叶园区,建成休闲观光茶园2万亩。(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创新茶园经营管理模式。鼓励茶企业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以茶叶加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依托、农户建园为主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品牌企业与集中产区、规模茶场、茶叶合作社合作建设专属茶园、种植庄园。推动茶叶合作社成为茶园标准化生产、科技推广、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主体。(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4.打造茶旅景区。按景区标准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在茶园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功能,优化旅游环境,植入旅游产品,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步道、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将标准化茶园打造成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或国家A级旅游景区。在条件具备的区域,打造以茶旅融合为特色的文旅小镇,推动茶区景区一体化、茶旅设施一体化、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和茶旅商品一体化。(牵头单位:市文旅广体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四)制标准,保障产品质量。以保障株洲茶叶可持续发展、打造株洲茶叶品牌和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核心,着力强化茶叶标准化建设、监督检验检测和产品质量可追溯等环节,建立最严厉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实现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100%。
1.完善株洲茶叶生产标准体系。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全面开展区域公共品牌的标准体系制(修)订。着力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茶叶加工企业全面实现清洁化生产,通过SC、ISO、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标准种植、施肥、用药、采摘、加工、储运等,全面提升株洲茶质量安全水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株洲市茶旅产业3年提升行动计划一览表
实施目标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茶园总面积(万亩) |
14 |
16 |
18 |
|
1 |
3 |
5 |
||
新建20-30公顷茶旅结合基地(个) |
5 |
15 |
30 |
|
新建茶叶母本园种苗基地(亩) |
100 |
200 |
400 |
|
新建2个国家级产业园面积(亩) |
0 |
1500 |
3000 |
|
开启茶旅精品线路(条) |
1 |
2 |
3 |
|
培育龙头企业 |
过亿元(家) |
1 |
2 |
4 |
过千万元(家) |
12 |
14 |
16 |
|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个) |
0 |
1 |
2 |
2.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推进株洲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建立茶叶主产县县级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站、重点茶叶龙头企业检测室以及核心乡镇茶叶速测点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对监测合格茶叶出具产地准出证明,茶叶收购及加工企业凭产地准出证明和茶叶销售附单收购茶叶。(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开发茶旅系列产品。在丰富茶叶品种、品牌的同时,开发茶酒、杯茶、茶饮料、茶瓷具等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加强茶文化展示,提升体验感,让消费者和游客参与识茶、采茶、制茶、品茶全过程,让赏茶、品茶、茶艺表演成为一种高品质、高舒适、高境界的体验,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文旅广体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五)开窗口,努力拓展市场。健全茶旅产业市场运行机制,确定重点目标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全国化、多元化的营销渠道网络,迅速提升株洲茶市场占有率。
1.确定重点目标市场。主攻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大城市开设经营窗口,力争实现全国千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全覆盖,在特大城市开设株洲茶叶旗舰店30家。发挥炎帝陵“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的功能,聚焦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群体,大力开拓大宗绿茶和红茶出口市场,以茶叶推动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茶叶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全面推进以商招商、茶事活动招商。借助全国知名茶商加速株洲茶招商引资和推广。(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建立销售渠道网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支持茶叶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销售渠道。鼓励支持株洲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各大超市。推动株洲品牌茶叶进入政府采购电子卖场销售。在天虹、家乐福以及株百等主要超市,开设株洲茶专柜;到全国10大茶叶批发市场建立批发网点,设立集中销售区域。引导市外知名酒企经销商经销株洲茶,实现渠道共享。(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文旅新体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4.改善交易环境。推动市内茶叶交易市场改造升级,整合和优化物流运送渠道,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物流渠道共享和整体议价,降低物流成本。实施线上网店和线下零售网点联动,实现茶叶网购在全国配送的高速便捷。(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粮食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六)抓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完善科技支撑服务平台,引进和培养茶叶科技服务与经营管理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整体提升株洲茶旅产业科技水平。
1.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选育和推广一批适合本土做红茶和绿茶的茶树良种。根据茶叶品质特征、品牌定位、产品类型和发展方向,加大优良茶树品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建设完善一批品比园、母本园,为未来茶树品种调整提供技术储备。(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茶叶科技团队)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招录、引进和培养茶叶种植、加工、质量审评、茶艺茶文化等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在茶叶主产县、省级园区、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茶叶交易市场,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茶叶科技团队、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促进农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服务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与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在良种引进培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合作。依托院士专家服务团队,指导、规划新茶园建设,定期到茶区、茶企开展指导与服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七)建平台,加强金融服务。深化与商务、监管、金融机构的合作,建设各类平台。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吸引各类资本进入茶旅产业。
1.搭建各类平台。建立电商销售平台,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易购等国内电商主流平台营销株洲茶叶,卖家开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本地茶企开店率达80%以上;建设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通过质量追溯体系、二维码、物联网以及监控数据,强化网上营销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投融资平台,发挥省市和茶叶主产县担保平台和财政专项资金杠杆效用,建立并完善“担保—贷款—贴息”支持茶旅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机制。组建县级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茶企提供低费率担保。(牵头单位:市商务粮食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金融办、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2.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银企、银政及政企对接会,搭建金融机构、投资担保机构与茶行业主管部门、茶区、茶企之间交换信息的重要平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3.扶持重点对象。金融机构优先扶持茶叶生产企业,茶叶类核心产业园区,重点茶叶交易市场,市内重点茶叶品牌、茶叶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银行机构为有信贷需求的茶企推介金融产品服务,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和省市相关金融支持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保险机构积极开发茶旅产业保险产品,茶叶主产县将茶叶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三年内培育1家以上茶企进入省市拟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八)做线路,讲好茶旅故事。以线路为依托,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质,让游客愿意来、玩得好、留得下。
1.重走井冈路,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将渌口区杨得志故居,醴陵左权镇将军村和李立三故居、耿传公祠,攸县红军东冲兵工厂,茶陵工农兵政府,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和水口叶家祠连线,并与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相衔接,开展“重走井冈路”活动。将茶“苦尽甘来”的物性与先辈“先苦后甜”的奋斗精神相契合,通过走红军路、喝忆苦茶,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2.重走始祖尝茶路,讲好炎帝功绩故事。将炎帝陵、鹿原陂、神农谷,以及茶陵中华茶祖文化园、中国花湖谷、茶乡花海等连线,开展“重走始祖尝茶路”活动。将神农氏遍尝百草及八大功绩的励志传说传承发扬好,通过拜先祖像、喝谒祖茶,教育中华儿女秉承“重农务本、公而忘私、牺牲自我、关注民众”的炎帝精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牵头单位:市文旅广体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3.重走茶马古道,讲好茶瓷千年故事。茶陵西汉前称茶乡,是中华茶业的发源地;醴陵是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的所在地。将炎陵云上大院、茶陵云阳山、攸县酒仙湖、醴陵陶瓷谷连线,开展“重走茶马古道”活动。在“一带一路”对外发展中,将茶叶和瓷器相互交融的文化历史一体宣传、一体推介,形成品中国红茶、赏中国红瓷、悟“中国红”要义的新时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文旅广体局、市商务粮食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九)造氛围,助推融合发展。做好茶旅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茶旅产业与瓷产业的有机结合,依托株洲丰富多彩的茶旅文化、茶瓷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茶文化创意创作、开展不同层次的茶文化普及活动。
1.打好2张牌。打好产业牌(湖红核心产区)和资源牌(湖南第一高峰——酃峰,聚焦茶叶元祖、农耕始祖和美丽净土等资源),积极为株洲茶旅产业造势。(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文旅广体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2.办好5个节。建设30家20-30公顷的茶庄园,在全市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景点),以茶园、茶馆、茶街为载体,开辟茶文化展示窗口。支持各县市以炎帝、茶文旅为主题,举办旅游节会活动。炎陵县重点承办炎帝祭祀节,茶陵县承办茶祖文化节,醴陵承办乡村音乐节,攸县承办乡村旅游节,渌口承办农民丰收节,形成一县一品特色。对成功举办这些节会的县市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市文旅广体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3.普及茶文化。以喝茶健康为主题,推动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将茶文化活动作为中小学劳动课的内容之一。引导全市人民喝家门口生产的“好茶”,形成全市饮茶、爱茶、关心茶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县机关事务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茶旅产业链链长制建设推进机构,加强对全市茶旅产业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和考核检查,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下设茶旅产业链链长办公室,负责执行三年行动方案主要行动措施,落实会议议定的各项具体工作。将茶旅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情况作为对市直相关单位和各重点茶旅产业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依据,市级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
(二)整合资金。从2021年起3年间,设立市县级茶旅产业发展资金。其中,市级设立资金3000万元,各茶叶主产县市区根据自身财力和产业发展计划安排资金。同时,积极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金,整合市级有关专项资金(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产业扶持基金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等),重点支持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加工技改、茶园建设和质量提升等。(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三)加强政策扶持。经主管部门批准的茶旅项目,在土地审批和用地指标上要优先保障,在税收和地方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推动茶旅产业发展表现突出的县市区,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扶持;反之,予以调减;对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贡献突出的茶旅企业、协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市区政府)
(四)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在茶旅产业发展工作中推进不力、监管不严和在产业验收工作中徇私舞弊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严肃问责。(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
_img="file:////tmp/wps-greatwall/ksohtml/wps4I8JIF.png" />
抄送:市委各部门,株洲军分区战备建设处。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市
人民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市委,各人民团体。
_img="file:////tmp/wps-greatwall/ksohtml/wps7V0Zf1.png" />
_img="file:////tmp/wps-greatwall/ksohtml/wpsE6lfPm.png"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