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关于印发《2021年定点帮扶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工作计划》的通知

2021-08-09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 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持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 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做好在过渡期内的定点帮扶工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迈向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现将2021年定点帮扶昌宁县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认真做好 2020 年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评价整改工作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学校重大议程,结合本次考核反馈结果和问题清单全面自查、认真研讨,制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渡阶段各项帮扶举措,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与脱贫地区发展、群众生活改善等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全面参与、深度参与,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确保帮扶政策不空白、帮扶举措不断档、帮扶成效不减弱。

二、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及时做好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机构、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有机结合,稳定帮扶结对关系, 确保政策连续性。 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定点帮扶工作,定期召开学校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落实帮扶举措。学校领导深入一线, 带队赴对口帮扶县深化对接帮扶合作,督促指导帮扶县把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来。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

三、坚持多措并举,做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一)做好干部选派

开展定点帮扶,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是重要纽带和抓手。 按照“优中选精、强中选锐”配置工作力量要求,继续做好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新一轮选派、轮换工作,切实做到压茬交接、 不留空档。关心爱护挂职干部,设立专项挂职干部活动经费,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干部管理,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建立健全选拔培养、监督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体系,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为脱贫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

(二)做好人员培训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助力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将分别在校县两地开展专题培训班,促进学校师资与当地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地方干部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同时,根据地方实际需求,抓好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继续教育学院

四、发挥办学优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一)优化教育帮扶补齐资源短板

多方筹措资金,稳定直接投入和引入资金力度,实施数理天地民族希望小学援建项目,改善义务教育办学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面向我校优秀生源基地昌宁一中,加大招宣力度,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争取更多政策;以社会实践、义务支教、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为载体,增强实践育人成效;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作为思政课堂重要内容,鼓励全校师生、广大校友积极参与、深度实践,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成效。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学生处,团委,对外联络与合作处

(二)强化科技帮扶助力产业升级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为昌宁在科技创新、区域规划等方面提供高质量、多样化服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开展基于3S技术集成的昌宁县自然资源监管平台研发,有效监测地质灾害,有助于政府对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规划;紧抓云南省美丽集镇建设机遇,从区域农业、旅游特色着手,为鸡飞乡制定“美丽集镇”发展规划,加快鸡飞集镇基础设施和产业提升;引进爱心企业进行茶叶初制所建设,打造千年茶乡“昌宁”品牌。 责任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深化消费帮扶拉动经济发展

在昌宁采购特色农产品,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作为部分食品原材料采购基地,后勤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部门与昌宁建立稳定的采购供货机制;开展“以购代捐”昌宁农特产品爱心认购活动;积极发动校友力量,大力推介昌宁品牌,鼓励号召校友认购昌宁农特产品,开展招商引资,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工会,离退休处,后勤服务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秦皇岛分校,对外联络与合作处

(四)推进党建帮扶加强示范引领

积极推动校内二级分党委或党支部与昌宁县的结对共建工作,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帮扶优势;充分发挥帮扶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带动学习风气,提高脱贫地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爱心捐赠、农产品认购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东大人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相关分党委或党支部

五、抓好工作创新,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建设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

坚持新发展理念,学校选定昌宁县卡斯镇作为直属高校服务乡 村振兴创新试验区,组织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振兴 精品示范村”建设。针对卡斯镇龙潭社区大泺部村开展傣族文化挖掘,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村容改造,道路改造,生态治理等项目; 开展昌宁县卡斯镇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强村带弱村产业振兴示范园建设”,种植热带水果,打造具有卡斯品牌的热带水果采摘体验园。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

(二)发挥智库优势开展组团式帮扶

充分发挥学校加入的“环境资源帮扶联盟”“城乡规划帮扶联盟”的积极作用,汇聚合力在教育、人才、科研、产业等方面与联盟高校共同推进,推动帮扶工作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

(三)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发挥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优势,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派出优秀师生助力昌宁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昌宁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晚会,共同讴歌昌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及为其做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 责任部门:校办(帮扶办),党委组织部

(四)总结经验、广泛宣传,打造定点帮扶“东大品牌”

广泛动员,积极推介,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学校教育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做好学校帮扶工作的经验做法介绍和典型事迹宣传。加强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力度,在全校营造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

相关园区政策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