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国办发〔2018〕10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8〕32号)、《关于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的措施》(鲁政办字〔2019〕83号)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解决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不断增强我市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一)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加快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对服务事项进行归类,区分不同业务类别,便于企业和群众理解接受;各工作人员窗口均要设置提示牌,标明其具体职责、服务理念和服务流程,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加大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推动“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实行企业开办“零见面”。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事项和审批前置条件,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明显与审批无关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积极探索试行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以“12345”服务热线为依托,建立全市统一的市民诉求受理平台。参照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办法,对标世界和国内先进水平,进一步缩减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汽暖报装、获得电力、获得信贷等环节办理时限。(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潍坊银保监分局,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二)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以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构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一片云”,强化电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直自建系统对接,消除阻碍“一次办好”的“信息孤岛”。加强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应用,进一步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目录,丰富开放网站数据资源。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手机APP、市民意舆情大数据平台,开展“一次办好”相关事项应用。(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审批服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优化企业注销业务流程,扩大企业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增加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等企业类型,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化。开展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工作试点,探索特殊市场主体强制出清制度。(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实现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有机衔接,确保部门按清单履职尽责。按系统对市县两级权责清单进行纵向清理,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省市县“三级四同”。大力推进“四减一增”,真正做到减材料、减证明、减程序、减频次。严格证明事项清单式管理,减少“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牵头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营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五)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贯彻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有效落地,消除“准入不准营”问题。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加大对符合规定的PPP项目推进力度,依法依规落实已承诺的合作条件。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严格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赋予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发包自主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六)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抓好支小再贷款、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相关政策落实。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强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落实无还本续贷等各项扶持政策,防止随意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一刀切”等做法。加强和改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优化授权授信机制,深化金融产品、利率、期限、流程等方面创新,着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融资成本,坚决取消和查处各类违规手续费,除银团贷款外,不得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向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责任单位:潍坊银保监分局、市税务局)
(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严格落实国家降电价、降低涉企保证金和社保费率、减税等各项政策,对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扩大涉企收费“一张网”覆盖面。对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服务性收费开展专项清理,落实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等政策,全面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减少强制性认证证书种类,增加认证机构数量,引导和督促认证机构降低收费标准;严禁公安机关指定公章刻制企业、强制换章、不合理收费等现象;严禁供水供电、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等公共服务领域在收费项目取消后继续收取或变相收取、越权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行为。加快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电子化改革,在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建立涉企收费动态监测点,形成市县联动、三级联合处理机制。(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潍坊银保监分局、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等)
(八)提升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资金补助、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资质许可、注册登记、上市融资等方面内外资不一致的政策措施。健全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全面及时掌握在谈、签约、在建外资项目情况,对重大外资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推动项目及时落地。健全外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问题。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简化企业通关申报手续,实现进出口通关时间压减一半。推动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开展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查验和“一站式”作业。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完成各项申报手续。(牵头单位:市商务局、潍坊海关,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九)规范涉企中介服务。依法整治“红顶中介”,坚决纠正行政审批取消后由中介机构和部门下属单位变相审批及违法违规收费等现象。对于各类中介服务评估事项能取消的全部取消,能合并的进行合并,推动同类评估事项首次评估结果通用。中介服务事项依法由市场主体委托的,各类行政部门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下属事业单位、企业性质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作为评估服务机构;依法由行政机关委托的,必须通过公平竞争确定,并不得向市场主体收取服务费用。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投诉举报和查处机制,对涉企收费问题突出的行业协会商会,由相关部门列入活动异常或严重失信名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三、营造更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十)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深入推进“平安潍坊”建设,坚决惩治经济领域违法违规活动,严厉打击垄断经营、强揽工程、敲诈勒索、欺行霸市、阻扰施工、强收赞助费保护费等破坏营商环境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及时纠正以环保检查为由“一刀切”式关停企业的做法。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加强整治执法人员服务意识差、违反法定程序、行政处罚裁量随意性大、滥用职权、以罚代管等行为。(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一)规范涉企案件办理。进一步完善涉企案件案前评估风险、案中听取意见、案结跟踪回访制度,实现案件全流程监控。慎重使用搜查、扣押、冻结、查封、拘留、逮捕等措施,对市场主体首次违法且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严格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全面清理涉企积压案件,对执行难问题集中攻坚,强化胜诉权益兑现。严禁以刑事手段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牵头单位: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二)强化企业矛盾纠纷化解。探索创新商事纠纷非诉讼调解方式方法,完善商事仲裁、调解、公证与诉讼的衔接机制,多渠道引入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机构、商事仲裁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商事纠纷化解,不断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三)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面推进商标注册全程电子化,压缩商标注册审查周期,为创新主体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证服务。加强对网购、进出口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侵犯商业秘密、专利权、商标权、原产地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以及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援助。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和惩罚性赔偿力度,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问题。(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十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持续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分级建立政府机构失信问题台帐,严格按规定时限进行“清零”,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逐步建立政府和工作人员失信记录,开展政务诚信状况监测评价,打造诚信政府形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五)强化政策落地实施。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提高政策质量,增强政策稳定性。对企业高度关注的行业规定或限制性措施设置合理过渡期,防止脱离实际、层层加码。对已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及时跟进解读,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加大涉企财政扶持、税费减免等惠企政策落实力度,切实解决惠企政策“进抽屉”、打折扣问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四、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与水平
(十六)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抽查结果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信用中国(山东潍坊)”网站和相关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对有投诉举报等情况的进行重点或专项检查,对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并在面上存在严重风险隐患的进行过筛式排查,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坚决纠正“一刀切”式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七)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子系统建设,通过分类梳理市直部门和市、县现有监管信息平台,联通汇聚重要监管平台数据,推动监管信息全程可追溯和“一网通享”。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无证查处工作,加大对认证机构和有关企业执法检查力度。推进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升企业信用风险预测预警和动态监测能力,试点开展企业信用风险指数分析等。(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八)提升信用监管水平。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应用,优化提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健全“红黑名单”制度,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在招投标、政府采购领域推广应用第三方信用评价报告应用,推进个人信用评价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探索实施“互联网+信用+民生”和“信易+”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和商业销售机构等创新信用融资贷款模式。(牵头单位:市发改委、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十九)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省、市营商环境评价反馈的企业关切问题,明确对标标杆、任务目标、改进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逐项整改到位,进一步提升我市营商环境在全国、全省的水平与位次。整合部门资源,集中突破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拿地不能及时开工、水电气暖报装时间长价格高等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畅通投诉举报、上门走访、集中暗访等问题发现渠道,不定期曝光一批影响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在全市形成有力震慑。(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五、强化实施保障
(二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要细化抓落实的措施,按照职责分工,制定落实本实施意见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十一)强化督查考核。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考核结果纳入对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十二)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公开曝光负面案例,在全社会进一步推动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