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方案》起草背景
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鄂发〔2018〕32号),聚焦集成电路等基础好、条件优、潜力大的十大重点产业发力,培育壮大全省产业发展的战略新支撑和新增长极,加快湖北制造向湖北创造转变、湖北速度向湖北质量转变、湖北生产向湖北品牌转变,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到2022年,十大重点产业引领带动全省形成4个万亿元产业、10个5000亿元产业。文件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分解落实具体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政府部署安排,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方案初稿,广泛征求市直相关部门、咸宁高新区和各县(市、区)等单位意见,几经修改完善后呈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方案》突出特色和重点
《方案》既对标了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又结合了咸宁产业发展实际,以统筹推进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聚焦以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五大千亿产业”为重点的“基础好、条件优、潜力大”的新能源与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和集成电路等六类新兴产业发力,分别明确了思路与目标、发展方向、重点布局、重点企业,制定了十条实施措施,对于培育壮大全市产业发展的战略新支撑和新增长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引领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方案》聚焦六大重点产业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的总体要求。
在发展定位上,主要从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融合发展先行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四个方面考虑。
在发展目标上,紧紧围绕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企业培育、绿色发展等方面分别提出若干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是明确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发展方向、重点布局和重点企业。
重点产业具体是新能源与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和集成电路等。每个重点产业又涵盖若干细分领域。
第三部分,主要是提出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大具体举措。
一是编制专项规划。市直相关部门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各地按照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制定本地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时间表、路线图,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
二是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双创”平台,推进省级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建设。统筹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三是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在重点产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等现有优势产业集群。
四是加强资金支持。积极与省长江产业基金、省高投等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进全周期金融服务。整合设立咸宁绿色崛起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产业项目。
五是培育优势品牌。完善品牌培育、评价、扶持、宣传机制,积极创新培育一批新兴品牌,巩固提升一批优势品牌,激活振兴一批老字号品牌,积极打造千亿级名品名企。
六是培养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南鄂英才计划,制定出台企业人才支持计划、“咸宁工匠”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新政,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
七是推进重大项目。发挥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审批、用地、融资等方面优先支持。
八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咸宁机场、武汉经咸宁至南昌高铁、咸宁至平江高铁、咸宁铁路货场搬迁及通港铁路工程、咸宁港区等项目建设,完善多式联运配套,提升产业物流保障水平。完善城乡通信网络设施,提升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九是创建智库联盟。成立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团,每个产业成立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投资结构调整提供咨询,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进和研发推广提供指导。
十是狠抓协同推进。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全市产业规划、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成果转化等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及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