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民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民勤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7-10-23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省、市驻民有关单位: 《民勤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16-22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民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17年1月18日 民勤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216-22年) 为推动我县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十三五规划》和《武威市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结合我县现代农业和农机化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县农机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体部署,着力推进农机化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农机安全生产、质量监管等农机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为保障全县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等主导产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机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211年,省、市、县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形成了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政策引导力。国家将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11-215年相继出台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及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惠农政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累计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14万元,较十一五增长235%,直接拉动农民投资1.52亿元,购置各类农机具2.92万台(件),受益农户及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1.91万户。 (二)农机装备水平快速增长。21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45万千瓦,比21年增长1%;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下,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5.31万台,比21年增长了6%,其中9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达到45台。 (三)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215年,全县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71万亩、7.5万亩和22.8万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2%,比21年提高了5%;农机作业服务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有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培育多元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15年,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54家,入社户数27户,从业人员75人,资产总额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家。农机维修网点9个,从业人员285人,经营总收入118万元。215年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3.5亿元,纯收入达.98亿元,比21年分别增长了45%和48%。 (五)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累计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及农机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次。紧紧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发展,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积极组织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以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建设为依托,有计划、有重点地研发、引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实施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项目3项。 (六)农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十二五期间,农机部门和各镇把安全生产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化宣传,加强监管,认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无证驾驶、非法载人等行为的打非治违力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着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加大检审验力度。全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率平均达9%以上,驾驶员审验率达9%以上,全县未发生较大的农机作业安全事故。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期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机化事业全面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一是具有稳定的政策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每年下发1号文件,都是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农机化这一事关农业现代化的工作非常重视,先后施行了农机购置、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省市县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农机化事业发展优惠政策,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日渐成熟,为全县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总动力达到175万千瓦,全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5.5万台(件);配套农具达到13万台(件),覆盖全县农、林、牧、农副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全面机械化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农机服务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54家,农机大户遍布农村各乡镇,形成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农机大户为补充的农机服务体系,在长期的农机作业中,形成了较稳定的服务市场,并通过网络、手机发布供求信息,服务区域打破地域界限,开展跨区作业。形成了无机户有机用,有机户能赚钱的互联网+农业机械化,助推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四是土地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随着农村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深入开展,土地流转不断加快,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机械装备结构不优。十三五期间,农机动力由中小型向大功率、复合型转变,现存小型机械、老旧机械多,大型机械少、报废更新不及时,作业能力不足,机械商品化作业总体水平不均衡等实际问题突出。同时全县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精加工机械较少,很多环节机械化作业尚处于空白状态。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各镇从事农机管理工作人员少、力量单薄、农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农机经营者组织化、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经营效益低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带动作用不强;农机服务信息缺失,不利于跨区作业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三是农机作业效益不理想。农业规模化经营不足,土地细碎化问题尚未破解,机械化规模作业推行难,经济效益上不去。四是农机农艺融合不足。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和中耕、施肥、田间管理等结合度不高,主要经济作物葵花、葫芦、洋葱、瓜类等机械作业仅限于耕、种、收半机械化作业,配套机械的研制、推广明显不足。 农机化发展总体趋势是:装备数量稳步增加,布局更加合理,配置逐步提高,管理更加完善,效益明显提升,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由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向全方位服务延伸,由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转变;在提高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社会化服务,由自购自用、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在强化政策导向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十三五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及重点工作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指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省、市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机具研发和试验示范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力争在政策落实、发展环境、装备优化、体系建设、作业拓展、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安全保障和财政支持等方面进行突破,激发农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 (二)发展目标。 1.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积极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不断加大机具研发和试验示范力度,推动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大型机械与中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其它所需机械结构比例持续改善,到22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5.5万台,比215年增长6%,年均增长2%,其中1马力以上的大型农机具达到8台。 2.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争取到22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75万千瓦,比215年增长21%;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85.9万亩、85.3万亩、27.6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 3.农机化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年均培训农机实用技术人员达到35人次。有计划、有重点地研发、引进、消化、吸收、推广一批适应我县农业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减少和淘汰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机具,形成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大型拖拉机、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获机等高端农业装备质量性能明显提升。精准施肥、施药、节水灌溉、秸秆处理、残膜回收、农业废弃物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等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农机精准作业能力显著增强。 4.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力争十三五期间,每年扶持发展5个省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到22年,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家以上,每个镇至少有一个规范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到22年,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4.3亿元,纯收入达到1.3亿元。 5.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到22年,力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入户率、驾驶员持证率达到7%以上,检审验率达到9%以上。确保不发生较大农机生产事故。 (三)重点工作。 1.用足用好农机各项补贴政策。紧紧围绕全程机械化服务,按照高质、高效的要求,将农机购置、深松整地补贴从耕、种、收大型机械向戈壁农业、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主导产业倾斜。采取整镇整村推进、信息监测等措施,不断提高深松整地作业质量和管理水平。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加快老旧机具更新换代。 2.以农机产业化为切入点,不断转变发展理念。将农机产业发展列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全力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购买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按比例给予地方累加补贴。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对新创建的农机合作社和已建成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争取以奖代补政策进行扶持。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修建机库棚的,在用地和基建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3.以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全面提升机械作业水平。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现代装备更新,全面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以提质、节本、增效为重点,加快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蔬菜、林果、牧草等经济作物,要重点做好专用机具研制、推广及智能化管控。积极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为农机作业提供便利。 4.以农机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把提高农机的组织化程度作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措施来抓,通过以合作社为主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解决好农机户分散经营、应对市场能力弱等问题。积极开展一镇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动员农机大户、农业经营组织积极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创建国家、省、市、县区示范合作社为引领,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健全机制,引导其规范发展。对创建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 5.加强农机科技研发推广,不断推进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高度重视农机推广工作,针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县农机推广站和农机生产企业技术优势,采取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重点产业适用机具不足问题,加快技术创新推广。创办农机推广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列项目,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开展示范推广,提高机械化水平。 6.深入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激发行业发展的活力。实施互联网+农业机械化平台建设行动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农机工业、管理服务及农机科技推广深度融合,深松整地作业机械必须安装智能监控系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支持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安装智能信息监测设备;鼓励农机制造企业购置数控切割机、机械焊接手、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应用信息化制造技术,提升农机工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水平,县农机推广机构要与企业合作,研制开发适应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机具。 7.加强安全监管,为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健全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安全宣传,加强安全培训,转变执法方式,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的原则,做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入户、考证、检审验程序规范。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做到检查经常化,监管到位,重点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各镇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发展的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靠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共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确保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二)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工作动力。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建立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基地制度,加强指导,创新机制,鼓励农机技术人员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开展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机械化平台建设,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农机化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创新。 (三)加强作风建设,保障工作推进。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大力弘扬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严查疏于职守、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抓而不紧、执行不力等问题,强化监督、从严问责,以失职追责倒逼执行力提高,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相关园区政策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