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19年加快工业发展政策》解读
一、起草原则
2019年工业政策在2018年基础上大幅瘦身,政策的导向性、实用性、前瞻性更加突出,对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的领队作用更加明显。
企业贡献与奖励匹配原则。坚持按企业实际对当地财政的贡献大小确定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起草过程中,对与财政贡献关联不大的相关奖项、荣誉进行大量删减,激励企业加大生产投入、增加财政贡献。
问题导向原则。围绕发展不足这一最大难题,紧盯工业总量不大、企业竞争力不强、经营成本高企、创新发展不快等问题,在支持企业稳增长、支持企业降成本、支持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
上下衔接原则。严格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导向,坚持与省制造强省政策的承接,与市级其他政策的互补,如将企业研发投入作为部分条款的限制条件,引导规上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形成政策的叠加效应。在制定过程中,注重听取企业呼声,积极回应企业发展诉求,确保政策在稳定企业发展预期、激发企业发展动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关注重点
2019年工业政策主要以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工业化,着力提升首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紧盯工业稳增长、企业培育、产业提质三大方面,推动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关注工业稳增长。按照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的预期目标要求,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是稳定增速、扩大总量的主力军。2019年工业政策围绕企业规模扩大稳定存量,围绕项目建设提速做大增量,同时将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10%作为大部分条款的限制条件,鼓励企业加快发展。政策第一条“鼓励企业增产增收”,以10亿元为门槛,对10亿元以下和10亿元以上企业给予不同标准的奖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多做贡献。政策第五条“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对企业设备投资给予投资额10%的补助,对城区首位产业项目补助比例提高到设备投资额的12%,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信心,为工业稳增长储备动能、培育增长点。
二是关注企业培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对“小升规”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要求,政策持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力度。支持“小升规”,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对照入规标准,补差补缺,尽快步入规上企业阵营,为全市工业增长增添新角色。支持“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细分领域打造一批省级“排头兵”、“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示范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规上企业、小微企业为层次的良性企业发展梯队,为全市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保障。
三是关注产业提升。落实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要求,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比如: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支持企业聚焦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高端供给能力,对入选中央媒体“安徽工业精品”宣传推介的给予广告推介费用补助。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引导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研发绿色产品。将企业家素质提升列入政策支持范围,每年组织一批企业家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对企业家自行参加的培训课程给予学费全额补助等,着力培育一支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三、起草过程
一是专班推进。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2019年一季度底前出台新一版工业政策要求,2018年底,我委启动了2019年工业政策起草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成立政策起草专班,草拟形成工业政策初稿。
二是反复修改。我委2月14日向分管副市长花市长汇报了2019年工业政策起草情况,按照花市长要求,大量精简奖项相关的内容,并对政策内容进行扩充,提高政策的效用。2月15日,我委再次向花市长汇报修改后的政策情况,按照要求,对政策内容进一步精简和提炼,形成征求意见稿。2月15日下午我委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向发改、财政、统计、税务、科技、法制等六部门发出征求意见函,征求修改意见。2月17日,我委第三次向花市长汇报政策,根据会议要求,对政策相关条款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是研究完善。政策起草过程中,我委先后收集整理了周边省份、先发地区、省内其他地市支持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认真研究,借鉴学习,结合安庆实际,形成具有安庆特色的条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