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安庆市发改委、科技局印发《安庆市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7-11-09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强市”目标的关键时期。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部署,以及《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二五”科技创新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

安庆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了科技实力的稳步提升、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五年来,科技创新实现了五个“加速”。

一是创新环境加速优化。“十二五”期间,市政府重新修订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安庆市专利资助办法》,出台了《安庆市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2015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到7.1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达到2.13%,比“十一五”末提高了0.6个百分点;带动全社会支出科技经费达31亿元。其中,全社会研发经费10.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76%,比“十一五”末提高0.4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十二五”末,全市建立了112个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7倍。建立了27个国家级、省级创新服务平台,比“十一五”末增长2.9倍;2015年,全市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19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大大增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安庆分园挂牌运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三是创新主体加速凸显。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90%。全市专利申请、授权量增幅均居全省领先,总量进入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比“十一五”末增长近20倍。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0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件。

四是高新产业加速发展。“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5家,比“十一五”末增长3.1倍;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8.69%,比“十一五”末提高6.19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7.18%,比“十一五”末提高5.82个百分点。

五是农业科技加速进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批准建设;首家农业院士工作站签约成立。全市共建设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实体研究院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2家。2个水稻品种通过省审定,杂交水稻机插栽培示范推广、沿江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转基因抗虫棉病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等农业新技术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全国全省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农民增收节支成效明显。

尽管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不足以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突出表现在:

一是创新政策支撑能力不够,创新保障措施有待完善。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创新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撑还有待加强。

二是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不够,创新平台建设急需要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少,科技人才缺乏,产学研协作机制不灵,支持创新要素集聚的平台缺乏。

三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不够,高新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偏低。

四是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自主创新意识亟待提高。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和动力,没有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没有形成依靠自主创新推动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二、“十三五”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

国内外的经验和发展趋势表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积极创建创新型城市,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培育和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具有安庆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支撑和引领安庆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成为安庆市加快推进新一轮转型发展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在今后一个时期,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建设创新体系全、创新机制活、创新环境优、创新效益好、辐射范围广、引领作用强的创新型城市,实现安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三、“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

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顺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把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过程作为全链条进行设计,围绕集聚创新要素、发展高新产业、提高创新能力这条主线,构建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形成支持研发项目、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集群培育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的科技创新机制。

四、“十三五”科技创新总体目标

到2020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发展重要驱动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提升。

(一)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企业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财政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

(二)创新平台能力提升

各类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20%。

(三)知识产权增量提质

专利申请、授权总量进入全省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

(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每年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0个,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亿元。

(五)产业升级效果凸显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30%。

五、“十三五”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一)建设两类创新平台。

1.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平台。

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先导产业和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纽带,通过外引内聚,突出提升产业共性和核心技术,构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体系,重点支撑先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以开发园区为主阵地,围绕园区的首位产业,引进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

(2)企业技术研发平台。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重点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健全研发机构、充实研发人员、完善研发条件、保障科技经费,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持优势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多种类型的研发平台。支持我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院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载体。

2.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利用“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模式,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提供研发设计服务、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科技成果交易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实现“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一站式服务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2)科技创新服务基地

重点建设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科技服务产业聚集区等三类科技服务基地,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产业园区科技服务基地。建立健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筑梦新区等专业特色园区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区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形成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创新集群。基地内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

二是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继续加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载体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鼓励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推进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实现县域全覆盖,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次孵化体系。

三是科技服务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涌现一批科技服务新业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一个科技服务产业聚集区,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二)实施六大科技专项。

1.重点产业创新专项。

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现代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通过科技攻关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新材料。

围绕丙烯深加工、氰化物深加工、LPG深加工、乙烯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一是高性能合成橡胶。面向电力电缆、汽车、轨道交通及高端装备产业,开展环保阻燃型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密封件、特种橡胶制品及其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高性能树脂与复合材料。面向航空、汽车、电子电器及新能源产业,开展丙烯酸酯板材、已二腈、丁辛醇及其下游产品、功能性膜材料、增强型工程塑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套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精细化学品。开展LPG(液化气)深加工、无机快速胶凝材料、绿色功能性涂料、石墨烯材料、3D打印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四是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展煤制乙二醇、乙醇、甲醇、烯烃、聚乙醇酸、混合酚连续烷基化及其分离纯化、粗苯精制等新型煤化工原料以及煤基合成油催化剂、煤制天然气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煤化工原料的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五是高性能硅基材料。面向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开展工业蓝宝石、多晶硅、玻璃纤维、光伏玻璃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新能源汽车。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重点开展高性能纯电动客车、轿车和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机电耦合总成产品、智能控制系统、传感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汽车轻量化、节能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3)智能装备制造。

围绕智能装备、海工及船舶装备、环保装备产业园建设,重点开展数控系统、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等关键技术,机械设计制造、数控、激光、新材料等多学科的增材制造技术,船舶、特种车辆、能源供应装备等领域的专用设备,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协同制造系统、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精密减速器、智能识别、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以及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精准控制与农业快速检测传感器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4)新型显示。

一是OLED显示产品。重点是高阻水性薄膜及封装、面板封装、OLED MEM 封装、多层结构器件开发、AMOLED显示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平板显示技术相关产品。重点是0.3mm以下超薄电子玻璃、高强玻璃盖板、导电膜玻璃等平板显示材料,以及触摸屏等平板显示组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新型液晶显示背光源产品。重点是汽车用平面显示器、数字相框和中尺寸显示器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5)高性能集成电路。

以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测试的研发与产业化为切入点,逐步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是芯片级封装(CSP)、圆片级封装(WLP)、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化;面板驱动芯片、图像显示芯片、家电控制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硅光通讯芯片、网络通信芯片、超高清电视主控芯片及操作系统等专用芯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高性能自主平台处理芯片、存储器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

2.科技金融融合专项。

设立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投基金,大力引进发展天使、种子等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保险等,面向企业发展的研发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构建多层次、多杠杆的梯度科技金融扶持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和精准化的科技金融支撑。同时,利用投资机构集聚专业人才和资金的优势,帮助企业对接资源扩大市场规模,为企业提供优化商业模式、制订发展规划、开展决策咨询等服务。

3.科技文化融合专项。

推动科技与文化、生态、旅游、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数字文化旅游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模式创新,研制集成电子地图和文化资源展示等服务功能的开放式文化旅游综合服务集成云平台;研究“互联网+智能旅游服务”新型技术驱动业态运营模式。

4.创新人才引培专项。

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大学生、高层次创新团队和草根能人等“四路大军”创新创业,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5.现代农业科技专项。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以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生物育种、优质农产品储存及深加工、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支撑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科技专项工程。

6.社会发展科技专项。

重点围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改善人的生存发展环境,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事业及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着力开展人口健康、医药卫生、资源环保、节能减排、防灾减灾(气象、地震、消防等)、公共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公共服务、城市发展、军民融合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六、保障措施

(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完善推动科技创新的支撑政策和配套措施,形成支持研发项目、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集群培育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环境支撑。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力度,发挥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利用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活动中的的融资难题,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三)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健全人才政策持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创新创业队伍,推动科技体制和收益分配机制改革,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科学技术普及

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强化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加快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普示范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关园区政策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