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著名品牌 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卫生健康是事关群众生命安全和幸福指数的大事。2020年,市政协常委会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市委交办课题“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作为全年工作主线,将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提案督办、政协讲堂等履职活动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昨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卫生健康也成为市政协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互联网+医疗健康
专科联盟等会有很多发展机遇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在疫情“大考”之下,传统的医疗模式加速转型,突破时空、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崭露头角,发挥了其独特优势。而在此前,如何提升公众认可度一直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行路上的痛点。
“‘互联网+’是一项突破性的、巨大的技术进步,它会改变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医疗健康’肯定会改变未来的医疗生态,甚至彻底改变我们的寻医方式、行医模式、就医体验、医患关系、医药关系等等。”市政协委员许岸高说。
我市应该如何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许岸高建议,就目前国内外实际的应用水平来看,“互联网+医疗健康”在提升医疗技术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来提高名医的水平作用有限,但是通过“互联网+”来确保尽可能多的医生的医疗行为在标准水平线之上是大有可为的,这方面值得努力。同时,他觉得,“互联网+医疗健康”在数据共享、专科联盟、多方合作方面,都会有很多机遇,特别是在“同城同标准、共享共受益”方面,值得研究应用。
多年来,市中医医院致力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探索,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互联网医院。在提升公众对该模式的认可度方面,该医院着重于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让数据跑起来,让群众少跑腿”,实现高效便民。市政协委员邓宗启谈到,目前,互联网医院还无法做到线上把脉查体、测血糖血压、心脑电图等医疗检查,无法完全替代线下就医。但未来,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的智能化+大数据分析,人们会更便捷地获取自身健康数据,必然会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进一步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当下的医疗生态。他认为,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宣传很重要,要改变群众就医观念和习惯,健康咨询、常见病、慢性病等病种的复诊,尽量线上就医;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专业人员、技术、设施等方面的配备,高效解决患者诉求,让群众切身体验到线上就医的好处。
市政协委员卢修学建议,打破互联网“操作壁垒”,改变患者就诊习惯并适应线上操作,同时针对老年患者推出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政府制订政策鼓励医院参与“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造;加强相关医疗信息系统升级对接,提升信息系统兼容性,打破不同医院、地区间的“信息壁垒”,加快推动电子健康卡与电子医保凭证融合应用。解决异地就诊流程繁琐所带来的报销难问题;加快建设覆盖所有医联体和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各地开展家庭医生网上问诊的医疗服务;完善医疗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为医生临床诊断和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卫生健康
建立全市统筹协调的传染病应急预案
经历过这次疫情“大考”,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该如何定位,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许岸高认为,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建设一个强大的高水平的中心医院、如何建设高水平专科以及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三个方面。“中国就医的最大问题是‘无序医疗’,医疗上的越位、错位、缺位都是大问题,什么医院干什么事要按国家政策规划好。既要避免卫生院干城市医院的事情,也要避免城市医院干卫生院的事情。一个县级医院达不到标准,就无法提供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龙头’作用就起不到。但是,如果一个县(区)把二甲医院提升为三甲医院,而不再为当地居民提供二级的医疗场所、医疗服务以及二级的医疗收费的时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会变相增加当地居民的医疗负担。一定要避免打着发展的口号无意间破坏了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这是国家最基本的卫生健康方针、政策。”许岸高表示。
市政协委员米新滨认为,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应以全市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全市统筹协调的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医治,早阻断;防治并举,预防为先。“要均衡配置医疗资源。全市统筹,大医院的医生专家去基层院所巡诊坐诊,基层医护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实习。要制订政策,鼓励年轻医护人员到基层院所工作。财政资金要向基层院所倾斜,为他们配备必要的诊疗设备,分流患者。”米新滨同时建议,发挥我市中医药资源的传统优势,开展对我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倡导中西医结合,提高防治效果。
现代中医药
把惠州建成中医高端服务基地
中医药参与治疗,成为我市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亮点。惠州应该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现代中医中药是一个需要深耕的园地。在大湾区,很多城市布局现代中医中药比惠州早10年,惠州的优势并不多。不要期望中医中药‘事业飞跃,产业爆发’,能持续改善就不错了。”许岸高直言。
许岸高介绍,去年市政协开展了大健康调研,在《医疗健康产业招商引资调研报告》中就发展中医中药提出了六点建议。“调研报告提出,把惠州建成中医高端服务基地和中医药文化高地,打造惠州中药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惠州道地药材的种植,打造现代中药物流园和网络销售中心,在惠城区‘丰’字道路交通干道旁布局‘产城人文融合的中医中药产业园’,在全国打造著名的惠州中医中药品牌。”
“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主要是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调理体质等健康干预手段,通过改变群众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调理身体状态等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邓宗启介绍,市中医医院在治未病中心开展体质辨识、拔罐、推拿、针灸等中医理疗服务,并在门诊大厅建有中医药文化体验区,提供免费体验医院研发生产的9种中药养生茶、20种养生膏方、6种养生药膳等。去年开展中医药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六进”活动40余场,每年举办一次膏方文化节,广泛普及中医治未病和预防保健知识,让中医中药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今年我们计划打造中医传统疗法中心、中医药创新研发中心等,集中中医药优势资源,深化治未病工程建设,让中医药健康理念、疗法服务更多群众。”邓宗启说。(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晒建议
市政协委员杨春来:
引育高素质专业化 中医药人才队伍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发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昨日开幕,市政协委员杨春来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助力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建立科学的人才队伍引育培养和评价激励机制,推进高素质专业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走上正轨。
杨春来认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目前,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队伍现状与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整体上存在人才规模不够大、专业能力不够强、高层次人才数量不够多、人才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发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亟需加快推进中医药和健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与政策支撑。
杨春来建议市财政设立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积极引进专业智库、办学机构等社会力量;研究制定惠州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明确近中远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打造支撑惠州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杨春来同时建议,编印具有特色的惠州中医药人才培养乡土读本,把罗浮山、葛洪、鲍姑、青蒿素等中医历史文化和专业知识中的惠州元素写入我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让惠州的中小学生及家长对中医文化和中医常识有深刻了解。
杨春来还建议政府出台有关政策保障,实行资源倾斜。比如,教育部门建立制度,定期请中医药专业医师走进中小学和社区,开设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等;卫健部门及基层社区可设立中医药文化展馆、长廊,并陈设中医文化有关读本,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各级学校可组织中小学生和家长参观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开展观摩体验中草药种植和游学活动等。(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好声音
通过“互联网+”来确保尽可能多的医生的医疗行为在标准水平线之上大有可为。——许岸高 要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专业人员、技术、设施等方面的配备,高效解决患者诉求,让群众切身体验到线上就医的好处。
——邓宗启
要均衡配置医疗资源,大医院的医生专家去基层院所巡诊坐诊,基层医护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实习。——米新滨
改变患者就诊习惯并适应线上操作,同时针对老年患者推出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
——卢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