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为民织就“智富网” 按下增收“加速键”
新经济业态和新消费形式崛起,商业环境正迎来深层次的变革,在以电商为代表的新模式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正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近年,安阳市抢抓“互联网+农村电商+农村扶贫”发展机遇,挖掘资源优势,创新思路举措,强力推进电商进农村示范工程,大力实施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品牌带动、产业支撑的良好电商生态,织就了一张“智富网”,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电商服务网络覆盖农村
安阳市积极整合农村供销小店和村邮站等社会资源,采取商务自建和社会改造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县、乡、村三级网络;出台了《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电子商务发展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完善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资金及本级财政资金,共建设7个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63个乡镇电商服务站、2000多个村组电商服务站点,建成349个贫困村站点,实现村级电商服务功能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按下“加速键”。
各县(市)区纷纷与苏宁、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零距离”服务农民。市商务局与市邮政管理局签订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服务合作发展协议,整合全市快递资源,合理布局服务网点,优化快递物流行业资源配置,降低快递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本土电商促创业就业
林州青年苗红彬多年经营花店,2016年,在政府引导扶持下做花卉电商,现已成为安阳周边最大的多肉植物种销商家,销售额累计近亿元,带动1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内黄美淘供应链以“直播+农业+电商”的方式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仅2019年就助农增收8000多万元……近年,安阳市持续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培育出未来易购、四月小铺、美淘供应链、扁担百百网、汤阴易源云仓等一大批本土电商企业。
滑县农民王自强从浙江义乌返乡后成立朴素时光工艺品厂,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电商”的模式,为当地留守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荣获“河南省首届网络直播大赛金牌带货第一书记”称号的内黄县店集村驻村第一书记何艳军,在2020年的内黄县首届电商直播节上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单500多万斤,交易额3000余万元,促进农民增收250余万元……近年,我市采取自筹资金、企业赞助、社会参与的形式,通过举办电商论坛、讲座、平台对接、专题培训等活动,免费举办多层次、多维度的电商培训和实操辅导,引导有条件的返乡青年、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农村能人电商助民增收,仅2020年就免费培训5767人次。
同时,安阳市还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顺丰、圆通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和公司合作,不断拓展全市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市场和渠道。
农副产品线上热销促就业
2017年,林州的郭少华返乡创业成立了四月小铺,把以往烂在山里的香椿、李子、麦黄杏等在网上畅销,实现“山果出太行,椿香飘万里”。如今,四月小铺已成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近年,安阳市通过强化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品牌的引领作用,加强农产品生态体系建设,从品质管控、溯源技术应用、品牌打造、包装设计提升等方面规范标准,全方位提升我市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安阳市共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1家、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5家;建设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孵化基地6个、市级示范基地孵化基地6个,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
内黄县的“金太阳”蜜瓜、花生、辣椒、西红柿;滑县的黄金瓜、草编、甜瓜;汤阴县的艾草、樱桃、卤蛋;林州市的李子、麦黄杏、蜂蜜、小米;安阳县的红薯、粉条……一大批在网上热销的特色农产品还促进了就业。2020年,全市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农副产品网上销售54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
直播带货拓展助农增收
安阳市不断寻求与高校、优势企业的深入合作,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2016年,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工程国家实验室与安阳师范学院联合成立“互联网+应用技术学院”,开设电子商务应用、运营等专业,累计为我市培养各类电商人才近3000人。2020年,我市与娃哈哈集团公司开展智能销售项目合作,推动安阳农产品线上销售,从项目销售额中提取资金作为电商扶贫基金。
去年,安阳市积极探索“电商带货直播+扶贫”模式,与抖音、拼多多、淘宝等平台合作,为农民增收打开了新渠道,开展各类直播节10余次,邀请各级领导、第一书记和直播达人在各大平台上直播带货近百场,带动了大量农产品线上销售。
如今,一张连接农村与城市,惠及万千农户的“智富网”正不断完善、凸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