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园区能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落实“开放创新、强攻工业”的主力军。“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市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园区就应进一步提升能级水平,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提升园区能级,要在创新驱动上求突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培育优质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汇聚整合高端创新资源,紧扣全市“3+3+N”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完善园区技术转移要素配置,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支撑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园区主导产业的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提升园区能级,要在特色产业链上争一流。要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一个关键抓手就是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头部企业、领航企业。只有以领航企业为核心,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性、协同性,才能形成“聚而优”的产业链生态。要以产业链链长制为着力点,全面梳理产业链“四图五清单”,摸清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配套产业链上的弱项缺项等产业链底数,突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制定重点产业链培育方案,积极培育掌握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企业。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发力点,引导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等行动,着力打造百亿级、千亿级特色产业链。
提升园区能级,要在绿色发展上走前列。坚持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之路,深入实施“节地增效”行动,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坚持项目为王、质量为王,制定完善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等考核体系,推动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模式,严把项目土地投入产出、能评、环评、安评关,严禁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落户,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各类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和环保投入,不断提升园区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提升园区能级,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见实效。市委书记于秀明在全市“开放创新、强攻工业”动员部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最大的权限授予园区、最优的政策集于园区、最强的力量配给园区落到实处。可见园区改革创新发展是全市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园区与行政区的统筹协调,完善园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园区管理机构“瘦身健体”、精简高效。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改革经验,加快园区建设、管理、运营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