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
市七次党代会报告高度符合党中央、省委要求和我市实际,深度契合南阳发展大势和人民期盼,立足当下、思虑长远,对今后五年南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又明确了具体战略举措,对推动南阳“十四五”规划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我们坚定信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展现出南阳赶超争先、创新破难的豪情壮志和美好前景,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市七次党代会报告,堪称最生态、最绿色、最美丽的党代会报告,报告贯穿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符合南阳市情,处处体现南阳特色,为加快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树立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环境保护和三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成绩由2018年的全省倒数第一,扭转为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今年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我市问题全省最少。下一步,我们要以这次大会为契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厚植生态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擦亮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靓丽底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五大结构”调整,实施智能、绿色、技术三大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动能转换,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活,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跨越发展。
二是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为抓手,实施精细化管控,持续抓好“七控”,即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控烟花爆竹,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持续打好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标志性战役;尽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全处;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干渠沿线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确保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改善土壤环境。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协同推进土壤、农村、地下水环境治理,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三是维护生态系统保护。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生态扩容,持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是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要坚决守牢底线,深入打好水源地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环境准入;加强环境隐患排查及整治;推行“河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机制,严打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加强水源涵养和生态建设,建设丹江口库区周边生态隔离带,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互联网+护水”机制,谋划建设水源区“空天地潜”一体化监测系统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信息化系统,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切实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五是防控环境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意识、风险意识,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领域,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辐射环境监管,积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维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六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思维破解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智慧监管平台,完善网格化精细治污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市七次党代会为契机,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