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轴线”释放消费潜力,“夜文旅”激扬城市动能
日前,徐州在“中国潮经济·2021网红城市百强榜”位列全国第50名,比去年上升了7位,排在拉萨、桂林热点旅游城市前面。随着“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第一季成果公布,50个“水韵江苏网红打卡地”中徐州有4家入选。
下半年以来,徐州户部山-回龙窝街区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彭城壹号街区入选第二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回龙窝·快哉亭街区入选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包括徐州博物馆汉代采石场遗址在内的徐州汉楚王墓群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纷至沓来,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人流连于此。这些分布于徐州中轴线(南北历史文化轴)上的“网红”打卡地,不仅承载着古老徐州的城市文脉,其火热的夜文旅消费也正成为激扬城市活力的新动能,推动消费升级,带动经济增长。
顶流商圈 夜夜不同
位于主城区中心商圈的彭城壹号街区,白天与夜晚的情景略有不同。
彭城地下城遗址博物馆、文庙文化街区的工地一派繁忙,出入写字楼的打工人在职业装里端庄而内敛,白天即便是逛街购物也多了几分匆忙。而当夜幕降临,璀璨灯火中的街区却是另一幅画面,三三两两闲逛的小伙伴、甜蜜的情侣、专注的街头歌手,人们卸下一天的紧张与疲惫享受在城市的夜晚惬意,商铺的店员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笑迎夜晚黄金时间的商机。
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据今年国庆黄金周数据,彭城壹号街区推出国潮汉风音乐演出、DJ音乐秀等活动在节日期间实现销售额835万元,彭城苏宁广场通过一系列引流到店活动,节日期间实现销售额7500万元。
为顺应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街区每年都会举办上百场活动。夜间常态化街头艺术表演、社区公演、节日促销、公益宣传、创意集市、新产品消费体验、非遗传承、3D灯光秀、VR体验、红色小剧场等,四季不同的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吸引着全城探夜青年的脚步。
网红经济在徐州顶流商圈也日益凸显。2020年“五一”节首次出现在彭城壹号广场的“城市共享直播间”,某品牌服装一场直播就卖出了3000件。“直播带货正在成为刚需,这种模式以后还将高速发展。”彭城壹号企划部负责人王梓帆说。
“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三家”被写进了徐州市“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任务单。作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建设单位,彭城壹号街区此前已与台北士林夜市的同行进行了交流学习。处在徐州历史文化集聚地的彭城壹号,正在彭城夜空努力绘就更美画卷。
青砖黛瓦 烟火缭绕
回龙窝与户部山街区在1928年之前是城里、城外的两个世界,中间隔着明代的徐州城墙。城内的回龙窝在北伐驻军未拆城墙之前还未形成后来的聚居区,而城外的户部山周围早已在20世纪之初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形成了马市、皮行等特色商街。
由一条东西向的建国路相隔的这两个街区,在一个世纪后成为区划概念上的户部山-回龙窝月光经济街区。这里是江苏省第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之一,也是目前徐州唯一上榜街区。
100年前老城墙根遗留下的百姓烟火绵延至今,在街区原址上保护复修的古民居大院和新建的仿古建筑里依然人气兴旺。入夜时分,一条条灯带勾连出一幢幢老房子的轮廓,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在此采风取景。
晚间漫步回龙窝,循着悠扬的古乐就可以找到“国潮汉风”体验馆。在这处古色古香的院落里,游人可以在戏台对面的茶座品一壶香茗,在由古埙、箜篌等汉代乐器演奏的《天仙配》《茉莉花》等熟悉的旋律中来一场音乐的穿越。
“除了节假日安排的公益惠民演出,平时我们是有偿演出、购票入场,此举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尊重,除了散客,我们还不定期地接受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包场。”负责“国潮汉风”体验馆运营的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韩梅说。
从回龙窝向南,过户部山牌坊,则是另一番灯火通明的酣畅淋漓。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上,成列的货摊上各色小百货琳琅满目。穿过文创集市便是美食街,各种竹签串起的食材被摁在热铁板上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的孜然麻辣味扑鼻而来。
有吃、有玩、有烟火气,由步行街南端向东拐进崔家巷的李家大院,则是文艺范儿的天地。于今年完成主体加固工程并修缮一新的民国“徐州第一楼”里,咖啡和茶点的香气缭绕在中西合璧的庭院间。“于上周挂牌的这处徐州工程学院户部山文创中心,开启了高校与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共享的新篇章,也给古老建筑的活化利用带来了生机。”街区管理中心文化旅游部部长解勇介绍。
曾经的户部山老房子在修缮之后只是一座座有建筑没故事的空房子。住在千里巷的徐州民俗学会副会长李世明是户部山的老邻居。李世明自退休后的十几年里走访了户部山各大院的后人和知情市民,他说:“老建筑有故事才有温度,有人气才有生气。”
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夜游体验,实现街景互动,徐州户部山—回龙窝月光经济街区正在不断丰富夜间经济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更加多彩的夜间生活。
文博之夜 辉耀文脉
如果说白天是一座城的皮囊,那么夜间经济里的文化塑造则是一座城的灵魂。
2020年6月,“国潮汉风·夜彭城”在徐州博物馆启动,以夜学、夜赏、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体、夜宿等8个业态为主要内容。“该活动在当年风靡徐州夏夜,特别是每周在徐州博物馆乾隆行宫举办的文旅惠民展演活动,联合专业剧院,打造独具汉文化特色的月光文旅品牌,受到市民欢迎。”市文广旅局文旅推广处处长陈继根介绍。
今年的“国潮汉风·夜彭城”活动在乾隆行宫共举办了四场演出,依然延续以前的风格,突出汉代乐舞与现代乐舞相融合、高雅艺术与百姓舞台相融合,每周50张免费入场券都被早早地申领一空。
乾隆六次下江南,四次过徐州。1959年,在为乾隆专建的行宫原址上,徐州博物馆在原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江苏徐州汉画像石保管组的基础上成立。今年上半年,徐州博物馆对乾隆行宫进行了亮化改造,对部分道路进行了调整,更换了四季常青和开花的植被。今秋徐博之夜活动中,这里被灯光映射得玲珑剔透,如诗如画。
在乾隆行宫南墙内的杨氏碑贴园,展示有清代徐州乡贤杨映权请工匠刻制的唐宋名家书帖80余方,徐州解放后由杨氏后人捐赠。据徐州博物馆改扩建的初步规划,这处碑帖园连同乾隆行宫还要进一步提升改造,未来将成为徐州博物馆历史文化风貌展示片中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满足人们对文化旅游包括夜文旅的更多需求。
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徐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是改造提升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工程,除了乾隆行宫,汉御花园B区闲置房产改造利用项目也将为徐州的月光文旅发展增添更多的发展空间。
徐州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定位为“徐州博物馆西馆”的汉御花园B区闲置房除了增设专题性文物展陈外,还将设立汉文化研学教育基地,以“国潮汉风”品牌为引领,植入汉字、汉服、汉乐、汉舞等汉文化元素,创设集教育、展示、展演、体验、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汉文化主题空间,并开辟文创、餐饮、书吧、茶吧等服务性业态,以拓宽徐州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促进文旅消费。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和文化地标不仅可以传播丰富的知识,也可以增强人们精神上的归属感。在徐州中轴线与博物馆展示区相邻的云东文化街区,正在结合徐州城市文脉保护,建设主题性博物馆、百年老字号美食一条街、文创集市等。采访中,一对住在积翠新村的白发夫妇说:“家门口又添文化新景观,我们每天晚饭后散步都到这里来看看,每天都有新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