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分享
搜索

打造药械品牌 培强税源企业——访副市长、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链长范宇新

2021-10-20

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基础弱、骨干少,结构欠优化,但发展潜力大、后劲足。下一步如何加大招引力度,积极吸引科研项目和龙头企业落地德州,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培强“德药德械”品牌?本报记者采访了副市长、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链长范宇新。

深入调研摸实情 精准招引成效好

记者:启动链长制以来开展了哪些工作?

范宇新: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成立办公室后,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思路,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产业链办公室到齐河、乐陵、平原、临邑等县市,清单式调研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园区现状,组织市医养健康产业办等单位赴北京、上海、广州,对接机构院所、行业龙头及业内专家,基于德州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基础与优势,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了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产业链把招商引资作为首位工程,聚力开展链式招商。去年以来,外出对接洽谈21次,邀请客商来德投资考察56批次,引入项目1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超10亿元项目1个,合同引进内资30.5亿元、到位外资1300万美元。

补齐产业短板,抓牢发展“生命线”。一是围绕公共卫生安全、疫苗研发生产、院感防控、应急医疗物资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系列项目;规划建设德州呼吸健康产学研综合体项目,力争5至8年至少孵化出1家以上总估值过100亿元的上市企业。二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瞄准肿瘤、心脏病领域精准发力,成功招引投资10亿元崇德医院项目、投资6.5亿元哈特瑞姆心脏病旗舰医院+健康产业园一体化项目。三是跟踪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成功招引投资1.6亿元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生产实验室项目,将我市新兴分子影像用氟药和锝药供给水平缩短到1小时内。

聚焦“强链”工程,厚植产业新优势。一是突出打造“税源性”企业。重点扶持落户我市的医药集团及本地医药制造龙头企业上产能、扩品类、增投资。齐鲁制药(临邑)医药产业园扩能提质项目,实现老树发新芽、开新花。二是精准扶持德药制药、百多安等具备注册上市条件且有上市意向的龙头企业,做好上市策划、辅导、包装工作。三是引进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德州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加快构建中医、中医药服务、现代中医药产业三位一体格局。

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纵深度。巩固原料药生产优势,向制剂研发转型升级,鼓励医药企业引入大型综合药企,实现跨越发展。按照“招引一个项目、落地一个平台、带动一个产业”思路,引进投资10亿元的微医德州总部项目,洽谈推动海西医药交易中心、万里红科技、横琴生物医药科技等微医项目,实现从“一凤高歌”到“百鸟齐鸣”。制作《德州市医养健康产业重点招商企业目录》,重点突破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领域:重点扶持14纳米芯片无导线心脏起搏器、首家国产上市分子靶向药吉非替尼片、中国首个治疗艾滋病的原创新药艾博韦泰等重磅产品,重点培育平原信谊精神类药品生产基地、乐陵安舜合成医药生产基地、齐河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不断壮大。

聚焦短板瓶颈对症精准施策

记者:针对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了哪些措施?

范宇新: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存在三类问题:一是整体发展不均衡,以化学原料药、中间体为主,高端器械与生物药偏弱。二是缺少有竞争力的重磅产品。三是产业链条不完整,能提供药物发现、临床研究等核心技术的专业服务型企业少。

为此,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办公室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一是聚焦北京、上海等生物医药和器械产业高地,全力招大引强,捕获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成功招引中国中药、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等投资项目。二是针对我市招引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高、临床疗效好、竞争潜力大的医药产品,特别是齐鲁制药等在中国医药工业100强榜单上的企业,鼓励我市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其产品,全市卫生防疫工作药械产品也优先储备。三是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掌握药物发现、药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动物病理学检验、生物样本检测、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等核心技术的专业服务型企业,提高药械研发服务能力。

当好协调员服务员 搭好平台合力推进

记者:工作中,产业链有哪些工作经验做法值得总结和借鉴?

范宇新:在推进产业链发展过程中,领导亲自上阵推动是关键。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疫情期间亲赴广州,在德州院感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基础上扩大战果,成功延伸出德州市呼吸系统感染防控产业基地、德州市感染防控双训(培训、实训)基地、德州市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德州亚太联合研发中心暨“两基地一中心”建设项目。市政协主席翟长生围绕微医德州项目,发力数字健康产业招商,积极对接怡华通、中健谷等微医集团控股参股公司,引进资本、人才等资源到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民专题推动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项目,解决了规划、资金等难题,成功将项目由计划投资2亿元的轻资产运营项目扩增为总投资6.5亿元的心脏病旗舰医院+健康产业园一体化项目。我也多次带队到广州、上海、黄冈、杭州等对接项目、洽谈推进,以真挚的感情、优惠的政策、互利的举措打动投资商,以保姆式服务、开放的营商环境服务投资企业。

提升专业水平是支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组建产业招商办公室和产业智囊团队,研究制定《德州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德州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撬动上投摩根、中煤厚持资本等社会资本,储备海泰医疗、飞依诺等8个产业基金项目。产业链办公室既当“协调员”又当“服务员”,聚焦产业链招商断点、难点、堵点,对重要事项实行专班、专题协调,并在“店小二”服务的基础上推出“德州家长”服务,带着落地方案对接企业、带着推进计划服务企业、带着培植规划成就企业。

广泛搭建平台是基础。举办医养健康“人才+”产业专场、京德企业家对接交流会、中国老龄协会德州行、德台细胞产业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海吉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潍坊医学院等国内外头部医疗集团、医学院校开展特色专科建设、医学人才培养等合作。参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蓝火计划”,与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特佳投资、华平投资等专业投融资团队合作培育优质产业项目;与德国费森尤斯集团、树兰医疗等国内外知名医疗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医养健康产业招商“高校支撑+股权投资+机构招商”闭环。

记者:按照产业链建设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动方案,下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范宇新:加强与国家大院大所合作。以具体成熟项目落地或先进科研项目产业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大院大所合作,特别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中北大学等合作基础好、有具体项目在谈的机构,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德州。

突出培育“准上市”企业。重点扶持德药制药、百多安等有意向上市的本地医药龙头企业,特别是百多安这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主板上市或创业板注册上市条件且有实际行动的企业,做好上市策划、包装等工作。

突出培育大品种。遴选一批科技含量高、临床疗效好、竞争潜力大的产品,给予精准扶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在我市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培育一批亿元级重磅项目,提升“德药德械”品牌档次和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相关行业资讯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