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介绍
平潭综合实验区面积372平方千米,人口42万(2015),辖平潭县及所属7个镇、8个乡。区管委会和平潭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2009年7月正式建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12年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简称“平潭综合实验区”或“平潭实验区”。2013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获得行使设区市的管理权限,改由福建省直管。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通过贸易创新、高端引领和转型升级,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先进制造、滨海旅游和新兴服务业等五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科学规划与优化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力争把平潭自贸片区建设成为自由港和国际旅游岛,成为两岸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区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自由港探索实施海关监管创新模式、检验检疫监管创新模式与口岸通关创新模式等更加自由便利的运行模式,不断完善口岸联动机制,持续推动通关便利化,建立健全与自由港相衔接的政策架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法制环境和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努力构建低碳、智慧、生态的两岸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区、区域性综合保税产业示范区和两岸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经济实力
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GDP增长17.1%,达111亿元,增幅居福建省全省第一。
其中,一产增加值30.1亿元,在GDP中占比约27%;二产增加值31.2亿元,在GDP中占比约28%。三产增加值50.2亿元,在GDP中的比重高达45.02%。
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3.5亿元。根据十二五规划,五年内该区力争完成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要达到500亿元。
有利条件
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有利条件:
平潭由126个岛屿组成,区域总面积约643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372平方公里,总人口四十多万人。主岛海坛岛面积271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相当于香港本岛的四倍、厦门本岛的两倍,总面积超过新加坡的一半。
平潭作为福建率先改革开放的地区和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开放开发的潜在优势日益明显,具备了较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交通体系完备:
平潭东面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北面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距60公里。平潭海峡大桥、福清至平潭高速公路已经贯通使用。
规划中的京台高速公路到达平潭岛,台湾海峡隧道北线方案从平潭到达台湾新竹,建成后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海、陆、空、港综合交通网络。
开发条件独特:
平潭四面环海,在封闭与开放并存的岛上开展与台湾各种经贸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交流,不会对周边沿海地区已形成的发展格局造成冲击,还能够发挥“启动器”的作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更快发展。
对台交往密切:
平潭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省五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1978年平潭岛在全国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站。30年来,平潭接待的台轮、台胞总数居各台轮停泊点的前列。平潭在台乡亲达数十万人,两岸既有同名苏澳镇,又有同名北厝村(街),两岸民间的各类交往十分密切。平潭的知名度在台湾岛内家喻户晓,许多台胞通过平潭这个特殊的两岸交往交流“窗口”了解大陆、认识大陆、走进大陆。
特色资源丰富
港口岸线优越:
海岸线长达408公里,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天然港湾、澳口有283个,其中可建1-30万吨级以上的有10多处,具备建设大型物流港口的条件。
旅游资源独特:
平潭旅游资源景观独特、类别丰富,有国家一级至四级景点128个,海滨沙滩总长达70公里。1994年海坛八大景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
开发空间充分:
平潭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开发腹地,主岛海坛岛可建设用地面积约166平方公里,加上12座具备开发条件的小岛,总计可开发面积达255平方公里,占全区陆域面积的68%。
特色产业突出:
平潭岛内现有主导产业为海水养殖、远洋捕捞、船舶修造业和以旅游、商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岛外产业以海洋运输业、隧道工程业为主。其中,海洋运输业有民营各类运输船880万载重吨,总量居全国县市第一。隧道工程企业承揽的隧道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工程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年产值逾200亿元。
区域划分:
中心商务区
位于主岛中部的中心商务区,包括岚城组团、竹屿组团、潭城组团。重点布局发展高端商务、金融保险、行政办公、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城市综合体,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综合服务高地,成为发挥实验区整体功能作用、带动实验区及周边区域发展的核心区。岚城组团、竹屿组团——主要发展商务会展、金融保险、行政办公、酒店餐饮、购物休闲、生活居住等,建设实验区最有吸引力、最具活力、高端商务人才聚集的核心区。潭城组团——主要发展商贸服务、生活居住、旅游服务等,近期完善市政配套服务能力,改善现有城区居住环境质量,提升城区旅游、生活服务功能,延续历史文脉,努力建设成为生态、文化特色凸显的和谐城区。
旅游休闲区
主要位于主岛东南部海岸及邻近岛礁和海域的旅游休闲区,包括坛南湾组团、海坛湾组团。着力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养生的精品项目和精品旅游路线,建设山海融合、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
坛南湾组团——依托优质沙滩、岬角及沙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高水平国际旅游精品及观光休闲养生景区,布局发展度假酒店、国际养生村、沙滩俱乐部、海洋主题公园、休闲度假乐园等,打造国际养生度假区。
海坛湾组团——依托天然海滨沙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海滨观光和海上休闲运动,打造高档次的海滨观光胜地和公众休闲活动区。
科技文教区
位于主岛中北部的科技文教区,包括中原组团、幸福洋组团。规划建设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两岸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两岸合作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及应用基地,两岸合作的智能化示范新城区。
中原组团——拟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二期用地或高新技术产业区用地,努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强的绿色低碳产业基地。
幸福洋组团——重点发展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建设两岸教育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和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应用基地;围绕智慧岛建设,打造智能生活示范区。
港口经贸区
位于主岛西南、东南部的港口经贸区,包括金井湾组团、吉钓港组团、澳前组团。重点规划建设两岸合作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及港口物流业,成为对台经贸合作的前沿区域。
金井湾组团——建设台湾购物街、台湾精品免税街、台湾饮食街及景观商务区、水景住宅等,并规划布局游艇码头,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高品质滨海商贸区。
吉钓港组团——以深水客、货运码头为依托,规划发展海峡客货滚装和货物运输、邮轮、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等,设立一类口岸及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增值加工、转口贸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
澳前组团——以近期对台客货滚装的作业点、中心渔港及拟规划选址的支线机场为依托,主要发展综合商贸、海产品加工及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等。
高新技术产业区
实施范围:1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瓦瑶南路,南至麒麟路,东至中原六路,西至坛西大道。
功能定位:探索两岸合作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联动平潭高铁中心站、中心商务区和科技文教区,加快建设研发总部聚集区、海洋产业聚集区、高端轻型制造聚集区等产业功能性平台,发挥原产地政策优势,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和轻型设备制造等高新产业,推进两岸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与开拓市场,共享全球化利益。
旅游商贸区
实施范围:12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澳前北路,南至山岐澳,东至坛南湾,西至寨山路。
功能定位:在澳前客滚码头、旅检大楼和台湾小额商品贸易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对台“窗口”和优质沙滩、岬角及沙地等旅游资源优势,联动中心城区和平潭国际旅游开发,着力对接台湾旅游和旅游服务,加快建设滨海旅游聚集区、两岸旅游商贸聚集区、农渔产品加工聚集区等产业功能性平台,提升国际旅游服务水平,重点发展滨海度假、文体旅游、休闲养生、旅游购物等旅游产品,延伸拓展旅游高端业态,着力打造国际滨海风情度假岛、国际海洋文化体育基地、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并逐步向国际旅游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