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介绍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批准设立,2010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1995年省政府批准在湖州开发区内设立浙江省湖州台商投资区,以吸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的投资。2000年省政府批准在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浙江省湖州高新技术园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湖州市区西北,与老城区仅一河之隔,背倚老城,面向太湖,区内地势平坦。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60家,其中市重点骨干企业18家,市优质企业10家。
发展规划
在总体思路上,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型升级主线,以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为方针,以差异化竞争为原则,按照“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和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低碳经济试验区、城市建设先导区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一区、三园、二中心”发展总战略,加快建成长三角地区高端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综合环境优越、体制机制高效、社会和谐文明的科学发展高地。
发展定位上,由建设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向工业区与新城区联动转型;产业结构上,从注重发展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型;核心驱动上,从偏重资金输入向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转型;效益质量上,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提升转型;资源环境上,从粗放型消耗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再生型发展方式转型;管理服务上,从依靠政策驱动向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转型。
主导产业
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12家,其中市重点骨干企业19家。包含美国陶氏、日本三菱、英美资源、德国巴斯夫、台湾统一等世界500强和国际着名大企业。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汽配机电、健康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基本构成了开发区的工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以特瑞思药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微宏动力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陶氏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永兴特钢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人本为核心的汽配机电产业集群以及以科创中心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园区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首批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配机电、健康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简称“4+2”主导特色产业),以及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专业市场、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初步构成了湖州开发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生物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开发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显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美国陶氏、德国巴斯夫、英美资源、台湾统一、日本三菱等一批全球500强和国际着名企业,以及新加坡万德电子、金陵药业、上海复兴等20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先后进驻开发区投资兴业。截止2011年底,外资企业总计166家,符合主导产业导向的超过九成,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8家新认定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贡献率分别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39.4%、56.7%、63%和66.5%,在引领发展中的前沿性、高端性和竞争性日益显露。
湖州开发区的新兴产业涉及领域主要有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产业、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2009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占开发区规模工业的9%左右。发展新产业对开发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新产业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提高全社会的效率、增强综合实力。
配套设施完善
湖州市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电力、能源、污水处理等设施齐全。在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有桥梁5座,城市道路50公里,各类管道100多公里,建成电信局、邮政中心、年吞吐量110万吨的铁公水中转码头、年供热24万吨蒸汽的热电厂、管道燃气等基础配套设施,扩建改建了日供水10万吨的水厂和110KVA等级的变电所和污水处理厂。基础配套已达到供电、电信、供水、排污、道路、供热、供气等“九通”条件。